飄天文學 > 至高法則 >第四十二章 入門選拔
    承遼聞言取了兩貫錢出來,如今手裏只剩下最後一貫錢了。

    道童見狀連忙制止,“兩位施主,可確定家中無有親眷?畢竟這一去,至少七年。”

    承遼聞言自然點頭,就算有親眷他也得上山,因爲他不確定凌虛子生死,若是貿然打聽,仙書恐怕會遭人猜忌。

    要完成王墨雲的任務,就算凌虛子死了,也要上山交給凌虛子最親近的人。

    張千印也沒有任何猶豫,二人將錢放到香火箱裏,按照道童的指引,往山上走。

    這處臺階修得很是陡峭,上方多有行走的人,還有跪着的人。

    跪着的人是一步一拜,所以上山也很是緩慢。

    承遼心中不解,卻只是放在心中,因爲他看到跪拜上山的人皆都面色虔誠,目光不曾遊離於眼前。

    來到臺階盡頭,前方出現了一個小型廣場,廣場盡頭站着幾十人,他們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二人來到近前才發現他們在排隊進門,這處的修建很像城牆,有三個門,正門此刻是緊閉的。

    不多時,前方的道人開始宣讀十人進入,這邊剛剛進入,最左邊的小門就出來了一隊人。

    承遼數了一下,有九人。也就是說,每次進去十人,可能會被選上。但是沒有挑選上的也就落選了,自然要離開了。

    張千印見狀指向落選的人,比劃道,“看來還挺嚴格的,你看進去十人,一下子就出來九個人。”

    承遼點頭,這時那道人聽到了張千印的聲音,立即高聲喝止,“道門清靜之所,肅靜!”

    張千印聞言噤聲,不再說話。

    等待之餘,承遼打量起了眼前的城樓。

    之所以說是城樓,是因爲這處佈置很像城樓,眼前的這三個洞口有着拱門,並且由石塊打造,一直往兩邊蔓延開去。

    看其走向,當是給上清宗包圍了起來。

    而這個石牆之上,建了兩層的樓閣,閣樓瓦片是黑青之色,兩端由細瓦勾勒,向天空開展而去,屋檐建造的很是優美。

    在樓閣兩邊,還有兩處亭臺,亭臺裏有樹葉探出,想必從正門進入就會看到兩棵巨大的樹木。

    一直等到太陽偏西,二人終於來到了門前。

    這時,只聽道人的聲音響起,“無量天尊,煩請各位再等待一個時辰。”

    此話一出,承遼一行人無人吱聲,所有人都等到了現在,自然不會因爲等待而放棄。

    承遼這時向後看去,加上張千印,一共只有九人了。

    承遼站在最前方,此時已然看清了道人的樣貌,他一身灰色道袍,髮鬚皆白,體態蒼老,說話之時語速緩慢,卻很有力。

    時間很快來到一個時辰,門前的道人帶着最後的九人上前走去。

    穿過這處城樓,眼前出現了龐大的正殿,正殿之上豎有牌匾,牌匾之上寫有四個大字,天人合一。

    此外,這處院子中擺放着數十張桌子,文房四寶齊全。

    這時那道人轉過身來,開口道,“諸位遠來是客,卻也有可能是我上清宗的傳人,這入門的第一關,則是上方牌匾所寫的,天人合一。”

    衆人聞言看向牌匾,道人繼續說道,“請將你們所理解的天人合一,寫在紙上。”

    衆人聞言一一走到木桌旁,提筆書寫起來。

    承遼遲遲沒有下筆,因爲他想到,儒家也有天人合一之說,儒家的意思是,天地人生或自然界與人類的變化,是爲互相關聯,保持平衡,缺一不可。

    道家的意思承遼並不確定,因此遲遲不敢動筆。

    等到所有人都寫完了,那道人見狀走到承遼身旁。

    察覺到似有催促之意,承遼提筆,書寫下來,內容是,天有規則,人有秉性,人感應規則,天感應人類。

    道人見狀微微點點頭,接着指向承遼,張千印等五人,“你們五人隨我去大殿。其他四人去臺階外取了香火錢,就此離去吧。”

    另外四人見狀一頭露水,其中一男子忙問道,“不知我們哪裏理解有誤,還請真人指點。”

    道人聞言搖頭道,“你寫的是,由小我回歸本我,由小我之識,通過天人合一之法,成就大我之智,這是釋道所說,說明你曾入佛教。而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天人合一,沒有更深的意思。”

    男子聞言面露難色,接着道,“我們還未入道教便出如此難的題目,若是入道之後,想必可以改變過來。”

    “這位施主,佛道難以融合,你寫的是釋道得天人合一,他們寫的是儒家的天人合一,因此皆是無緣。”道人解釋道。

    承遼聞言鬆了口氣,道教似乎對其他教派並不包容,不過說的也是,既然要入道教,要做功課想來也是有必要的。

    道人說完帶着承遼五人繼續前行,衆人跟着道人踏進屋內,這時所有人才發現,這大殿中還有將近百人站在一旁。

    道人將五人帶入到大殿之中便後退離去,承遼這時吃了一驚,難怪選徒選了幾天,看來這只是第一層篩選。

    那些人此時皆站在大殿的兩邊,神色漠然。

    大殿之上坐着三位紫衣道士,準確來說是一位,因爲他的位置最高。

    這個人眉發皆白,頭戴髮簪,一身紫衣隱泛金光,一副道骨仙風之態。

    他的座下此時站着兩人,承遼見狀心中暗自激動。因爲這二人皆是紫衣,泛有白光,承遼曾經見過王墨雲也穿着同樣的衣服,想必是師兄弟。

    這二人一胖一瘦,年齡當在五十左右,他們也是慈眉善目,似有仙風。

    最高處的道人最先開口,“福生無量天尊,貧道乃上清宗掌教,松蒼子,左邊乃是師弟司空子,右邊是師弟青空子。”

    衆人聞言盡皆行禮,承遼心中感到疑惑,大殿中除了三位紫衣道人,只兩邊站着的道童了,並不見凌虛子。

    這時,那左邊的司空子開口說話了,“諸位英雄長途跋涉來到上清宗,其間人多忙亂,若有照顧不周之處,還望不怪。”

    此話一出,衆人皆道無有不周之處。

    這時,一旁體形微瘦的青空子接着道,“所有人都已到齊,共九十五位,而最後能留在上清宗地掌教準徒只有三位,請大家做好準備,男女分開站隊。”

    由於右邊女子有十位,所以左邊五個女子見狀走到了右邊一同站立。

    承遼走到左邊之時注意到靠近門口還有十人,其中有三人是女子,此時猶豫不決,不知該往哪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