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陳峯潘金蓮 >第73章 宋徽宗趙佶!【求收藏哦!】
    好傢伙,這林沖喝多了酒,滿口牛皮啊!

    武植暗道你家娘子馬上就要被人污了,還滿嘴牛批話……

    要不要告訴他呢?

    對於武植而言這只是舉手之勞。

    但他又不想出面得罪高衙內,不過辦法嘛還是有的。

    第一,他可以跑過去扯皮,弄散了這桌酒宴,以免林沖喝多了耽擱時機。

    但是有風險,自己會得罪高衙內,不划算。

    第二嘛,就簡單了,武植讓小二拿點筆紙來,寫了一個字條,讓小二給賽了過去。

    這一幕也沒人注意。

    至於武植,喝了點小酒也差不多可以散了,便在暗處觀察了一番。

    那紙條上大致意思是你家娘子在陸謙府,他們要騙你家娘子去陸謙家給高衙內提供方便之類。

    林沖何等人,只看到上面留了姓名爲武植,在看內容,便知道是好心人在幫他。

    他看了紙條有些惱怒,也對武植很是感激,雖然他沒見過此人,但不管真與假,他立刻告辭回去了。

    留下陸謙和嚴剛一臉無法理解。兩人對視一眼,知道計劃落空。不知道是如何被林沖識破的,只能嘆息行動失敗。

    看到這一幕,武植才離去,反正酒樓很大,他到處觀看了一下。

    樓裏許多姑娘來回走動。

    大多都是酒樓內的風塵女子。

    姿色嘛倒是還可以,不過武植家有金蓮,側有丫鬟龐春梅,對於這些胭脂俗粉倒是沒怎麼多留意。

    武植和趙三走在樓裏,走廊非常寬闊,上面很高大,雖然這裏只有三層,卻堪比五層樓的高度,整座酒樓乃是五座高樓互通連接在一起,有飛橋從河道之上呈拱形連接。

    此地聚集了汴京的文人,貴人,富商,包括來趕考的許多舉人。

    包括清河縣中和武植同考的。

    此刻的趙三跟着武植就如同鄉巴佬進城,東看看西看看,也感嘆這裏之奢華。

    絡繹不絕的人來來往往,武植停留在窗邊目光掠向外面的景色。

    就在這時。

    旁邊臺階走上來了兩名男子。

    看神態不是常人。

    爲首之人身穿華服,看起來三十幾歲,旁邊跟着一名身材健壯的年輕人。

    只是稍微靠後,神態時刻注意前方男子,顯得小心翼翼。

    此二人,大有來頭。

    爲首的便是宋徽宗趙佶。旁邊則是有名的權宦童貫。

    童貫體貌魁梧,腮下生有鬍鬚,不像宦官。

    他是北宋權宦,六賊之一,性巧媚,善逢迎,是歷史上掌控兵權最大的宦官,獲得爵位最高也是第一位代國出使,被冊封爲王的宦官。

    每次出來玩,宋徽宗不是帶蔡京,高俅等人,就是童貫。

    童貫道:“公子,李師師就在韻燕閣樓中,這次偷偷出來時間不多,還得快點纔是。”

    趙佶點點頭。

    二人不由腳步加快了一些。

    宋徽宗的長相,也許是他的藝術氣質,讓他看起來似翩翩公子,氣度風華,如今他年紀也不大,面相也頗爲儒雅。

    不過看起來儒雅,實際上宋徽宗是出了名的喜歡逛這種地方。還有一副好身體,尤其是腰子。

    入金之前,宋徽宗至少有38個兒子,33個女兒,加上入金國之後生的14名子女,全部子女至少80餘人。

    說他是公幾中的打樁機也不爲過。

    此刻趙佶心急火燎。

    二人從遠處走來,武植和趙三在窗戶邊,過路的人很多,所以也沒在意。

    趙三看着外面的景色,不由笑道:“老爺,這裏的美景我趙三還是第一次見,要不是跟隨老爺過來,這輩子恐怕還來不了汴京觀看到這般景色啊!”

    所有高樓之間都有紅色燈籠,天空綻放煙花,即便此刻天色漸晚,也是日夜如白晝。

    武植點點頭:“這汴京乃是皇城之地,自然是最繁榮的,那些趕考的人以後都想留在汴京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四周來來往往的人,有一些年輕人還會在窗邊吟詩作對,嬉笑談樂。

    不過趙三聽了覺得不咋地。

    趙三道:“哎,我也想吟詩一首了,可惜肚中沒墨水啊!對了老爺,您詩詞造詣很深,這樣的美景,老爺……”

    “你小子。”

    武植笑道:“詩詞嘛不難,如此美景的確需要一首詩……”

    “就知道老爺大才!”讓趙三現場吟詩一首,那是要他的命,但是老爺就不同了,本身是解元公,詩詞還不是小意思。

    這時武植道:“城中酒樓高入天,烹龍煮鳳味肥鮮。公孫下馬聞香醉,一飲不惜費萬錢。招貴客,引高賢。樓上笙歌列管絃,百般美術珍羞味,四面闌干彩畫檐。”

    趙三聽的眼珠子放大,僅從詩詞聲音上聽,趙三也感覺此詩配合現場樊樓絕對名副其實,不由震驚。

    其實這首詩就是出自宋朝,不過屬於無名作者,首先不說是否出自未來年月,還是當今,即便是當今,聽過的人恐怕也是屈指可數。

    所以武植用這首詩詞,也是沒問題的。

    這樣的詩詞,他腦海中還有很多。

    這時,忽然一道雄厚的聲音傳來:

    “公孫下馬聞香醉,一飲不惜費萬錢……好詩啊!”

    旁邊趙佶和童貫路過,剛剛聽到這首詩詞,不由得讓趙佶一愣,連聲稱讚起來。

    童貫也是點點頭:“趙公子,此人所作詩詞,形容的就是此刻的樊樓,的確繪聲繪色,將其中的精髓描繪了出來,有些才能。怕不是進京趕考的舉人吧?”

    趙佶最欣賞有才能的人,他看到武植便道:“兄臺作的詩甚好,不知這位兄臺哪裏人?”

    聞言,武植回道:“我乃東平府下,清河縣人,武植!閣下是……”

    趙佶道:“在下趙易,清河縣居然有這樣大才之人,幸會幸會啊!普天之下,能作出這樣詩詞的人不多見。武植兄來汴京,可是來科考的?”

    趙佶的腦瓜子還可以,一個清河縣的人跑到這汴京,看武植也就二十七八的模樣,便猜出了一二。

    趙三笑道:“我們家老爺就是來科考的,在清河縣剛中的解元公。”

    “哦?武兄居然是清河縣的解元公?”趙佶聽後頗爲震驚,童貫對武植也是多看了一眼。

    難怪此人能作出這樣的詩詞,如果是解元公,倒是能理解了。

    兩個人交流一番,武植也不是太清楚這二人是做什麼的,看來頭應該不小。

    他們二人只說自己是經商之人,其他的也沒透露。

    武植和趙佶聊的倒是很愉快。

    因爲武植腦海是個文庫,知詩詞文化,而趙佶是一個藝術皇帝,聊的東西就多了。

    到最後,兩人從詩詞文化,民生,又從古朝聊到大宋,在聊到當今皇上宋徽宗身上。

    趙佶將話題引到皇帝身上,武植內心一震。

    而童貫也是注意力在武植身上。他擔心武植說出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來,雖然趙佶是偷偷出來,但亂說話肯定是聊不下去的。

    既然聊到宋徽宗,武植想了想。

    “要說道當今宋徽宗……”武植道:“這不是一般人吶!”

    “哦?武兄此話怎講?”趙佶來了興趣。童貫則是謹慎起來,不知道武植想說什麼。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