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科技盡頭 >092 雷聲滾滾,一掃濁世
    可惜的是,不過評論有多熱鬧,寧孑都不會去關注直播的,他對自己在視頻上是什麼形象其實並不太關心。或者說寧孑從小到大,其實都沒怎麼關注過自己的形象問題。

    否則也不會來京城前,寧曉都看不下去他那身打扮,一定要帶着他去改變形象了。

    一個小時雖然不長,卻能讓他思考一些問題。

    三月雖然不在身邊,但留給他的題目卻一直長伴着他。

    尤其是在宣佈寧孑數學基礎課程已經畢業之後,給出的目標跟具體題目難度再次上了一個臺階。

    比如寧孑現在的目標是嘗試證明某類NP問題=或者≠P類問題。

    最簡單的描述就是某類NP=P?。

    說到這類數學問題,包括寧孑之前解決的NS方程問題,就得從上個世紀元年傳說中的德國大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說起。

    這位傳說級全能向的大數學家決定相信後人的智慧,於是在1900年巴黎的數學會議上,一口氣提出了23個問題。而這23個問題直接成了整整一個世紀全球數學界的主流研究方向。

    甚至針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幫助同樣是極大的。

    就這樣很快一個百年過去了,雖然23個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但新世紀的數學家們坐在一起商量了下,覺得既需要呼應歷史,又不能埋沒了新世紀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數學家們的智慧,所以應該在前人的基礎上再推出幾個問題。只是隨着數學在這一個世紀的飛速發展,各種分類越來越細,新時代已經沒有一個像當年希爾伯特這樣近乎全能數學家有那個資格來向全球數學界提問了。

    但不要緊,在世界超級大國的號召下,克雷數學研究院邀請了曾證明費馬大定理的安德魯·懷爾斯,榮獲過菲爾茲、阿貝爾雙數學獎的阿蒂亞,美國數學家約翰·泰特,甚至還包括了弦理論創始人物理學家威騰等等一衆科學家坐在一起討論新世紀難題。

    就這樣傳說中的千禧年七大難題誕生了。NP=P?成爲了千禧年難題之首,而已經被寧孑證明的NS方程問題,則同樣屬於一個困擾了數學家許多年的超級難題。

    當然關於NP=P?也有很長一段歷史。

    早在1971年計算複雜理論的科學家斯蒂芬·庫克就在其《定理證明過程的複雜性》論文中提到了一類極爲特殊的問題——NP-C問題。這類問題有兩個特點,首先它必須是一個NP問題,其次任何其它NP類問題都可以歸約到這個問題。

    顯然這種問題是非常複雜的,事實上當時的學術界一直懷疑是否真的有這種問題存在。

    但牛人終究是牛人,在提出了這類問題後,斯蒂芬·庫克還真找到了一個問題,並通過圖靈機的方式,證明了他提出的這個問題就屬於NPC問題,也就是NP完全問題。

    其定義爲“給出一個含有

    個邏輯變量的邏輯表達式,判斷這個表達式是否可能取值爲真,也就是判斷這個邏輯表達式是否是可被滿足的。”因爲這個定義,所以該類問題又被稱作爲“可滿足性問題”。

    這裏不需要管斯蒂芬·庫克開了多大的腦洞,反正他通過這種方式證明了他提出的問題屬於NPC問題之後,數學界著名的庫克定理就此誕生“可滿足性問題是一個NPC”問題。

    當斯蒂芬·庫克完成了這個開創性的工作之後,次年得到啓發的數學家便一連找出了21個NPC類問題。比如大名鼎鼎的“哈密頓循環”、“揹包問題”、“三位匹配問題”等等。

    當然最重要的並不是這些問題被發現,而是根據學術界對NPC問題的定義二:任何其它NP類問題都可以歸約到這個問題,那麼只需要找到任意一個NPC問題中多項式時間複雜度的算法,也意味着能夠證明NP=P。

    然而幾十年過去,沒有一個NPC類問題得到證明,所以主流學術界大都是認爲NP≠P的。

    但如果說到證明這個理論,其實偶爾也會有數學家跳出來聲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但不管是關於NP=P又或者NP≠P的證明,從來沒得到過數學界跟計算機理論學界的承認。

    當然以三月負責任的教導態度,自然不會將這個問題直接拋給寧爲就不管了。

    即便是更高深的數學內容,依然是循循善誘的解決模式。

    這次三月給寧孑出的問題是一個許多玩家都耳熟能詳的華容道遊戲。

    當然,並不是讓寧孑玩這個遊戲,而是讓寧孑通過之前所學習到知識體系,嘗試證明或者設計一種算法,讓華容道遊戲能快速得到結果的最優解,又或者證明根本不存在有一種通用解或者算法能讓這個遊戲存在最優解決辦法。

    這顯然是個非常讓人頭疼的問題,涉及到羣論等諸多數學領域。

    標準的綜合性難題。

    也讓寧孑幾乎不需要任何醞釀便陷入深度思索之中。

    ……

    作爲這次復現試驗當之無愧的主角,當寧孑接受了費米實驗室的遠程連線出現了在鏡頭前,幾乎全球所有直播的畫面都給了寧孑一個固定的分鏡頭,即便正式的試驗過程還沒開始。

    這個做法起碼在華夏是絕對正確的。

    互聯網具備着天然的放大效應,尤其是當一個人被放大到鏡頭前,被衆人檢視的時候。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都特別容易被瞬間放大。其中最直觀,最容易判別的便是,外在形象的美醜。

    這個時代的和平國度給與國民最大的饋贈大概便是可以在網絡上自由的表達喜好。

    比如瘋狂的顏值黨們。帥即正義這種明顯不太科學的宣言,市場卻是相當龐大的。

    毫無疑問,起碼從顏值上來說,寧孑是沒什麼可挑剔的,或者說絕對符合大衆對於人臉的審美。

    不管是五官比例,細節,即便是架上了一副眼鏡,也是那英氣的臉多了幾分儒雅的氣質。

    於是讓許多科學黨們無語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即便爲了體現出這是一次科學界的盛世,企鵝視頻專門邀請了兩位華科院的科學家,在視頻直播中討論人類從古至今對於雷電的認識,雷電形成的原因,以及向大衆解釋寧孑論文中一些科學術語跟相關研究成果,甚至爲了讓探討的內容生動有趣,兩位科學家還講了許多相關的小故事……

    比如已經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的特斯拉線圈,跟特斯拉其人,比如當年爲了研究雷電,做了風箏試驗的美國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

    但當顏值黨們涌入直播間之後,證明了這些專家精心準備的內容對於引流並沒有什麼卵用。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