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105章 第105章
    第105章柔翰清風(二)

    卓思衡聽完心跳持續加速,心想皇帝這葫蘆裏又開賣什麼新藥了?你聽聽你自己說得什麼鬼話?

    兩個孩子心思單純活潑,不管不顧,聽了後都大膽湊過來打量卓思衡,丹山公主還去拉扯卓思衡的手,還用不大清楚的口齒奶聲奶氣問他是哪個手拉得弓救得人?

    他拿孩子最沒辦法,對他們爹的不安也不好連累小孩,規規矩矩叫了趙王和公主問好,卻被兩個小孩子纏住,極其狼狽,既不能在聖前失儀,又不好真的蹲下來陪他們打鬧。

    想到太子劉煦小時候肯定沒有這種被寵愛的安全感,能在父親膝頭撒嬌可以任性肆意言語,卓思衡越覺得趙王和丹山公主可愛,心中就越是悲憫嘆息。

    同爹不同命。

    “平常朕處理政事面見大臣都不好帶着他們,偏偏他們正是淘氣纏人的年紀,一會兒見不到朕就要鬧。不過今日是見你,你是我的近臣,個性又不那麼強諍認死理,兩個孩子鬧一鬧你也不會怪朕嬉怠臣工與政務。”皇帝垂着笑眼凝睇兩個子女,慈憐寵溺溢於言表。

    卓思衡心想我什麼時候成皇上你的近臣了?但嘴上卻還是保持受寵若驚,謙遜道:“臣惶恐。”

    其實他可以理解,皇帝也算溫馨和睦家庭氛圍度過的童年,只是遭逢驚變家毀人亡,怎會不懷顧從前?或許他也想將這份溫情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但僅限自己最喜歡的孩子。

    “你怎麼只和父皇說話,不和我們說話啊?”趙王對卓思衡的區別對待略有不滿,皇帝聽後哈哈大笑對自己兒子說道:“卓愛卿還沒有做父親,不會同你們小娃娃打交道。”他似是想起什麼,擡頭看着卓思衡,“不過你即將而立之年,卻尚未成家,實在不成樣子,如今回來也是堂堂五品穿朱佩印,你要是相中哪家品貌端方的女兒便告知朕,朕來賜婚就是。”

    “臣謝聖上美意。”卓思衡希望皇上趕緊截住這個話茬,不講正事卻在這裏聊些子女和婚姻的事,實在古怪。

    但是皇上是個喜歡將目的隱藏在表象深處的人,他必須得順藤摸瓜才知道聖心的深意。

    “好了好了,你們快回父皇這邊,阿妧,你快給人家的手指頭都拗擰了,快回來吧!”皇上招呼孩子回去,兩個小孩一蹦一跳的,又緊挨着他們父親去了,皇上摟過來孩子,看向卓思衡道,“雲山,其實這次調你回京不止爲學政,朕還有一事掛心,趙王過了年也到了該開蒙的年紀,朕這朝野裏有學問的老臣倒是好找,可大多年邁,一是精力有限,二是朕這個兒子也是個淘氣的,得有個經得起折騰的老師,朕想着你大概合適,不知你意下如何?”

    卓思衡想連夜登船逃離京。

    皇帝真是敢想敢說,明明他也懷疑卓思衡和太子關係因爲救命之恩過於親密,百般試探,還要自己去當另一個兒子的老師?

    等等,如果這也是試探呢?

    卓思衡對上皇上殷切期盼的目光,頓時有了注意,朗聲道:“能爲聖上分憂,臣自當盡心竭力。”

    這個回答似乎讓皇上略有遲疑,他靜靜看着卓思衡,點了點頭。

    這時卓思衡又補充道:“只是皇子一人的學業終究不及一國學政重要,請讓臣先平卻聖上的另一心頭大患後,再爲趙王開蒙。”

    “是該如此,但孩子的事不能耽擱,我再找合適人選就是了。”皇帝再次微笑,叫來內監宮女,將不情願的孩子們領下去,而後終於願意開始講正事了,“此次整頓學政,你有何看法?”

    熱身時間過於漫長,再拖一拖怕是卓思衡會忘了入宮前草擬的腹稿,還好他胸有成竹,快速進入狀態:“回聖上,早年聖上命臣輯錄實錄,上有載學政之言,無不警匱如醒,可當時不過是讀過書頁上的恆言之語,如今看過地方學務曾執過一地學政,再思再想,更深有感觸。學政之事,建祚之初雖微,但舉國氣象一掃,多是欣欣向榮,可如今累時積弊,便有諸多頑疾留待聖上裁決。臣以爲,整頓學政首要之務是在教化萬民,不該只侷限於國子監太學,在不破除恩蔭這一祖宗之法的前提下,督促貴戚官宦子弟勤勉守業也是本固邦寧之策,但不能只着眼於此,而空視大計,當以國子監太學爲先,州學次之,再至地方學府書院。”

    卓思衡沒有辦法向皇帝講普及義務教育,只好以“教化萬民”這種皇帝一定會喜歡的詞語代替,雖然意思不同,但他也沒打算按照古意做事,先掛上漂亮的羊頭拿到整飭學風的權柄再說,不然他只有個任免,辦起事來難免礙手礙腳。

    不過有了基層經驗回來,說話就是有底氣倒是真的。

    皇帝聽完略有沉吟,後又頷首道:“這話朕記得你從前就講過,那時曾大人還說你對學政頗有見解,果真實務之後,更鞭辟入裏了。那依你之見,學政之務要以國子監爲先導,再布行上下惠及萬民?”

    皇帝的政治素養就是高,知道什麼叫試點什麼叫推廣。

    卓思衡立即表示正是如此。

    皇帝似乎覺得不錯,可卻沒有鬆口的意思,又問:“你有何良策?說來聽聽?”

    不帶方案的甲方不是好甲方,卓思衡決定反客爲主:“敢問聖上,期許學政若何?有何願景?臣自當從願制策。”

    卓思衡自地方歸來後的變化令皇帝也略略驚訝,或許是沒有臣工這樣先問過他的意思,他起先略有戒備,但仍是飽含十足的好奇開口道:“朕所言事,你皆能通治?”

    “但求恭聽。”

    卓思衡的自信讓皇上也有了一絲探究的意味,他必然是早將整頓學政一時千思百想多回,開口便條理清晰,四條俱列:“好!學政弊疾,朕所患,無非爲四。其一,宗室子弟倚仗舊恩,怠學無術,不能從益輔業爲表率;其二,官宦子弟仰仗恩蔭,無家學家傳,德疏才陋,多有不義不善之舉是爲隱患;其三,我朝上下學風雖盛,科舉人次累有所增,但皆出自私學而非官屬,朕顏面略缺在其次,更甚在於官學疲敝積下禍患,瑾州弊案猶如冰山一角,不可不防;其四,我朝進士門生盡歸天子,私學繁盛,是否有損,朕且不得知。以上你若能逐條相剋固然最好,若不能暫緩徐徐圖之也並非不可,但無論如何,且記住最後這一條,其五,官民若是對整頓學政一事沸反盈天多有微詞,不如不做。”

    說完,他靜靜看着卓思衡,等待答覆。

    完全沒有超出自己的預料。

    卓思衡不敢將得志的笑露在臉上,反倒蹙眉思索,裝作一副壓力很大的樣子,沉默許久纔開口:“臣願意一試以報聖上知遇之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