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一過,二月份剛開始,各家各戶就開始準備過年要用的東西了。

    不僅僅是自家要喫的用的,還有過年去親戚那邊走動的年禮。

    過年的年禮無非就是肉、糖、布這三件套。

    能拿得齊全的,都算得上闊綽人家。

    家裏條件稍微不那麼好的,拿其中一樣,也還算說得過去。

    在正月的時候,林茹就在合計今年要走動的人家。

    姜家這邊,是沒什麼人可以走動了。

    姜石的爹老早死了,孃親跟着二兒子姜木過活,姜木又跟着老丈人一家搬走了。

    具體搬到什麼地方,不得而知。

    總之是好些年沒有音信了。

    當初分家,早就已經撕破了臉,反正兩家是沒有意願要再聯繫。

    而林茹這邊,孃家就在隔壁採花村,爹孃都還健在。

    今年一整年都沒有回去過,過年是要回去看看了。

    其他的,也沒什麼值得走動的了。

    村裏人關係簡單,基本都在周圍幾個村的輻射範圍內。

    於是年前要添的年禮,就林茹這邊要一份,其他的,她便去問沈沉瀾,看他有沒有要走動的。

    沈沉瀾這邊也沒什麼,不過徐夫子那邊,倒是覺得可以過去看看。

    畢竟徐夫子因爲文章的事,也幫了他挺大的忙。

    因此,姜家兩份禮是定下來了,沈沉瀾還讓姜寧多做些點心,一同帶過去。

    糖的話可以少帶一點。

    布的話,也只需扯一丈多就可以了。

    就在村裏人熱火朝天,準備熱熱鬧鬧過個喜慶年的時候。

    離着除夕還有七八日那會兒,昭和縣令張大人忽然來村裏了。

    一輛比上回來還要絢麗奪目的馬車,停靠在村口,後面還帶着烏泱泱一大隊人馬。

    之後村長就是滿村跑,讓各家各戶都出去拜見。

    村裏有的老人,從出生到入土,都可能一輩子沒見過戴着烏紗帽的官大人。

    這回不知道是蹭着誰的面子,纔有這樣的福分。

    等村裏人來齊了,馬車裏的張大人,才走了下來,擺擺手,讓身邊的師爺去宣讀公文。

    不過考慮着村裏人文化程度都不高,都換成了大白話。

    “今昭和花田村有善耕種者姜石一家,推陳出新,尋肥土良方,使地力常新壯,用肥猶用藥,故府尊杜大人特賜‘善耕人家’牌匾於姜家,花田村賜名‘勤惜村’,望村民勤勉自勵,業廣惟勤……”

    噼裏啪啦好大一段話,唸了許久,之後張大人才許衆人平身。

    接着又說了些勉勵的話,才帶着一衆人馬離開。

    村民們被呼啦啦趕出來拜見官大人,還沒分清楚什麼狀況,只聽見賜了什麼東西,後面的話就聽得不太懂了。

    好歹是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等着那官大人走,才一村人聚在一起互相問,剛纔發生了什麼事。

    村裏有些許學問的,都被一羣人圍住了。

    姜家的沈沉瀾亦是,他只得簡略挑了一些縣令張大人以及府尊杜大人誇讚的話說了一遍,然後纔是給姜家和花田村賜名的事。

    這村名只是賜個別名,原先的地名倒不用棄,都能用就是了。

    沈沉瀾聽方纔那師爺的意思就是,類似現代什麼“美食之都”之類的名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