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賢剛要說不是自己,就收到了趙玟一個暗示的眼神,當即改口。

    “正是本公子。”

    劉縣令皺眉,“不知這位公子可有什麼證據?”

    這下輪到李惟賢無語了,這樣的事情難道不應該是由你這個朝廷官員去聯繫鴻臚寺進行查證嗎?

    怎麼反倒問起我來了?

    這又不是什麼普通的民事糾紛,還要告狀者自己出示證據的。

    無語歸無語,但李惟賢還是將趙玟給他說的幾處疑點又複述了一遍。

    劉縣令越聽越怒,手中的驚堂木狠狠地砸在案桌上,“好個番邦刁民,居然敢來大宋行如此欺詐之事,真是氣煞我也!”

    據他所知,這些天那幾個倭人可沒少在自己的轄地裏鬧事兒。

    自己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事情放了過去。

    如今卻有人來告訴他,那幾個人居然都是騙子。

    想到自己堂堂一縣父母官,卻被幾個假貨耍的團團轉,劉縣令就覺得臉皮發燙。

    這下傻眼的換成了陳婉君,她被突然想起了驚堂木聲音嚇了一跳,再看那位劉縣令已經漲成豬肝色的臉。

    無語了~

    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您老人家難道都不需要先查證一下,然後再決定要不要相信的嗎?

    看着老頭兒身上的正七品官服,陳婉君覺得自己悟了。

    .........

    劉縣令這次的動作倒是很迅速,朝廷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第一次聽說居然還有人冒充使節的,大宋的官員們都聽了個新鮮,在覺得新奇之餘,卻也沒太當回事。

    不過是幾個想來打秋風的刁民,將公文發往鴻臚寺,讓鴻臚寺那邊自己去查證就行了。

    此時的大宋外交,因爲遼宋兩朝之間時戰時和的特殊關係,使其具有很強的敏感性和特殊性,所以這一部分都是由樞密院全權處理。

    而和其他一些小國之間的禮賓和迎來送往,則是交由鴻臚寺負責。

    這件事多當個談資,比起這個,真正讓他們上心的還是從太子殿下那傳回的消息。

    .........

    韓琦自從收到趙政的來信,很快就處理好揚州府的事情趕往了江寧。

    兩邊碰頭後一看,發現比起揚州府,江寧府的情況更加刻不容緩。

    這一次他們沒再玩什麼明察暗訪的把戲,直接就亮明瞭身份,要求江寧知州全力配合,開倉賑災。

    然而讓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揚州府的官倉裏好歹還有些陳米黴米,江寧府的官倉是真的空到能夠跑老鼠了。

    “張明輝,官倉裏的糧食呢!”

    韓琦一把揪住江寧知州的衣領,怒氣衝衝地質問道。

    被猝不及防噴了一臉口水的江寧知州哭喪着臉辯解,“韓相公,這也不能怪下官啊,要怪就怪那些個紅薯土豆。”

    “之前這兩樣東西豐收後,下官和一衆同僚便收了不少存在官倉裏,將幾個糧倉都填得滿滿的。

    可誰知等到要用的時候,打開糧倉一看,裏面的紅薯土豆全都爛了。”

    “下官等人不是不賑災,實在是沒辦法啊!”

    他不說還好,他這麼一說,韓琦更怒了。

    “狡辯!朝廷早已下發過公文,紅薯、土豆等新作物因爲不易保存,所以不可作爲官倉儲糧,官倉中仍需儲備足夠數量的米麥。你們爲什麼不照做?”

    “還有,你們自己處莫非就以爲本官夜班如你等一般愚蠢好騙不成?即使真如你們所說,那官倉裏之前的存糧又去哪兒了?!”

    “啊這......”

    韓琦一句句將張明輝問到啞口無言,趙政冷眼看着,這纔出聲打斷。

    “韓相公,其他事情先放一放,可以晚點再追究,我們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賑災。

    糧草運輸緩慢,朝廷以及慈善會籌到的賑災糧都要過兩天才能到。老百姓熬不了這麼長時間,咱們需要先想辦法把這幾天渡過去再說。”

    江寧的賑災流程大致複製了揚州府,不過比起揚州,江寧府的糧食更加稀缺。

    萬般無奈下,趙政只得先祭出了舒顏當初給他的治蝗小妙招中的喫貨大法。

    既能消滅蝗蟲的同時,也能暫時緩解一下百姓的飢餓問題。

    起先江寧府百姓對於這些方法還有些將信將疑,畢竟就是打死他們也不相信蝗蟲居然還能喫!當真是聞所未聞,他們以前怎麼不知道?

    時人迷信,蝗蟲在這個時候的很多人看來都是上天降災。

    爲此,老百姓們還別出心裁地給那些霍霍他們莊稼的蝗蟲起了個“蝗神”的名號,就差早晚三柱香祈禱這些“蝗神”喫飽後能早點離開。

    至於說要讓他們喫“蝗神”,百姓們那是萬萬不敢的。

    然而,一切的質疑在太子殿下當着衆人的面喫下第一口蝗蟲時,全都煙消雲散。

    等到自己也嘗試過後,不少百姓都發出了真香的感慨!

    就這樣靠着帶領百姓捕捉蝗蟲頂了兩三天,江寧府上下都傳揚起太子殿下仁德愛民的美名時,朝廷的賑災糧終於到了。

    江寧府的糧荒得以緩解,接下來就是清算的時候。

    “該死的。”

    說到這個,別說韓琦了,就連範純粹和狄詠也忍不住心頭光火。

    他們是真沒想到江寧府這些地主鄉紳居然能不擇手段到這種地步。

    爲了獲得百姓手中的土地,這些人居然聯合起來抵制外地糧商進城賣糧,那些抵制不了的就自己收購。

    等百姓實在沒糧可吃了,這些人再用囤積的那些糧食去換取百姓手中的土地。

    這也是爲什麼江寧府的糧荒會嚴重到如此地步的原因之一,不然光靠着那些自發前來的糧商,情況也不至於這麼糟糕。

    而且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想出的主意,朝廷不是不許個人手中擁有超出數量的土地嗎?

    那也好辦,這些人乾脆和那些百姓簽了個土地使用協議。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這些土地名義上還是它原主人的,但是土地的使用權卻已經悄悄轉移到了那些地主豪紳手中。

    這就很操蛋了。

    相當於那些普通百姓只是一個掛名主人,而他們名下的土地,實際上已經和他們沒了半毛錢關係。

    純純的就是在偷換概念。

    這簡直就是在新政黨人臉上打了記重重的耳光。

    這個消息一傳回朝廷,那些大佬們當即就把冒充使節之類的小事拋到了腦後。

    也就很自然忽略了某幾個關鍵人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