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世界最強國 >第120章 戰略第一階段完成
    蔣中正接到李興國的電報還有些錯愕,後者稱要送一份大禮給他,讓他感覺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李興國把長沙東側的5萬鄂軍趕到了江西的地界上,但是鄂軍的逃跑路線比較多,而東側的衛國軍只有兩萬,堵截不了,於是就想到了老蔣的國民革命軍。

    喫掉5萬人,繳獲他們的武器裝備,這種好事,老蔣當然樂得接受,當即派了一支五萬人的部隊前去堵截這支潰兵。

    李興國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出於對未來軍事部署的考慮,他要快速進軍,就不能讓吳佩孚帶着兵跑,否則後者一直糾纏的話,可能延誤他的計劃,所以乾脆就把這個好處讓給了老蔣。

    放掉東側的5萬鄂軍後,衛國軍專心圍堵圈內的敵人,一天時間,整個包圍圈被縮小到了潛江,仙桃,洪湖三座縣城以南,總共有15萬敵軍被壓縮在幾十公里的範圍內。

    還有襄陽的5萬鄂軍,他們被切斷了後路,想要突圍,卻在衛國軍強大的火力下屢次失敗,如果沒有後續的援兵,他們除了投降沒有別的選擇。

    只要中心圈內的15萬敵軍全部被殲滅,襄陽自然而然的就破了的,所以包圍襄陽的指揮官也不急着進攻,反正重機槍大炮往那一架,就算是一支蚊子也別想通過。

    武漢城內。

    吳佩孚在指揮部只能是乾着急,發報員催促前線部隊後撤的消息,一直不停的發,手都按斷了,但是收到的一封封回信讓人心涼。

    “突圍失敗!”

    “補給被切斷!”

    “我軍傷亡慘重!”

    “65軍後撤於江西被國民黨軍伏擊,正在全力突圍!”

    ……

    吳佩孚手裏拿着一摞電文,無力的癱坐在椅子上。

    他想不明白,爲何能敗得如此之快,從李興國舉旗北伐,到現在也只過了一個半月,湘鄂兩省盡丟,地盤丟了也就算了,最關鍵是這些兵全沒了。

    他倒是能跑回河南,但空手回去,轉眼衛國軍就北上,自己拿什麼抵擋?短時間內他根本不可能再拉起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

    吳佩孚第一次對西南政府的政治形態和制度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難道中華黨所提出的一切政治制度真的具有如此的優越性嗎?從中華黨成立,到現在不過短短九年時間,他們竟然已經如此強大了!

    其實制度只是一方面,最關鍵是李興國擁有強大的外掛系統,可以快速建立技術優勢,然後把經濟拉上來,自然而然軍事實力也就提了上來。

    不過其他人可並不知道李興國擁有外掛的事情,他們只能把強大的理由歸結於制度之上,自衛國軍擊敗法國人後,世界上已經出現了一批人開始對西南政府的制度進行研究,但這些研究都是浮於表面而已,就像是當下中國人研究西方的政體一樣,只得其型,未得其意。

    吳佩孚的失敗已成定局,他心有不甘,但形勢比人強,他不得不逃亡河南,回去後,他準備向張作霖和孫傳芳求援,現在也只有這一個辦法可以爲他續命。

    被圍困的北洋軍見北撤無望,於是從8月20日開始,陸續向衛國軍投降。

    由此,湘鄂兩地已歸屬西南政府,北伐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完美達成,用時兩個月。

    而此時,老蔣也纔剛剛在江西站穩腳跟,馮玉祥和張作霖在西北打的互有來回,不相上下,從進度上來看,李興國要先國民黨一步,後續只要一切順利,就能按照原定計劃完成分割前兩者的戰略目標。

    拿下湘鄂兩地後,衛國軍也需要一定時間休整,同時鞏固後方建設管理。

    眼下最要緊的就是處理好總共25萬降軍的問題,這部分人員,李興國不會直接派往一線戰場,除了裝備因素,更重要的是戰鬥意志問題,他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擁有像衛國軍那樣的戰鬥意志,很可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但是也不能直接遣散,社會上如果突然冒出這麼一大股閒散人員,對後方的穩定有着巨大風險。

    所以李興國還是照常把他們收編到了衛國軍,分成三個集團軍,組成了湘鄂臨時軍區,由趙虎擔任軍區總司令。

    起初趙虎接到這個任命還極爲不情願,給李興國發了好幾封電報,稱自己還是願意參加後面的戰鬥,明眼人都知道,這個臨時的軍區肯定無緣後續的關鍵性戰役,更別提戰功的事情了。

    但組織的安排豈能隨意由個人意志而轉移,不過李興國還是好言勸說,“你是老黨員,關鍵時刻就要頂上來,這個位置除了你,別人我還不放心呢!你覺得前往比後方重要?這個話豈不是讓後方的同志寒心嗎?”

    話說到這個份上,趙虎不得不從命,再反對的話,豈不是落下一個不服從組織安排的罪名。

    爲了防止新編入的這些士兵再有結黨之舉,李興國把這25萬的人員全部打亂重編,然後從三個軍區各基層軍官中抽調一部分人,提拔到湘鄂臨時軍區帶領士兵,再從軍校畢業生中組織一批,就當是磨練經驗了。

    於是這樣,湘鄂臨時軍區的管理問題就解決了,然後是工資和伙食,還是按照衛國軍既定的25元標準來執行,但這裏面有10元是屬於士兵津貼和作戰補助,他們是暫時領取不到的,需要等入伍一年時間後才能真正享有和老衛國軍士兵同等的待遇。

    爲了不讓原衛國軍士兵生出別樣的心思,所以李興國減少了湘鄂臨時軍區士兵領取的實際工資,想想也是,我在前線拼死拼活一個月拿這麼多錢,結果你們什麼也沒幹,打起來了直接投降,照樣和我一樣的待遇,換誰內心也不平衡。

    與此同時,由於暫時用不上新編的士兵,李興國準備用他們進行支援建設,用這種方式讓他們領取一部分企業津貼,也能把提高不少收入。

    但李興國的這個政策卻引來了一次暴動。

    9月10日,衛國軍已經把湖北和湖南每一個角落清剿乾淨,進入了短暫的和平狀態,後方改革建設的隊伍直接開進了這兩個省。

    湖南湖北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除了最關鍵的鐵礦以外,還有各項工業用礦,如石材,建材,非金屬礦材等等。

    同時也有大量石油勘察人員進入兩省進行尋找石油,在後世,李興國印象中這兩個地方貌似沒有石油,不過還是讓他們找找看。

    所以這些建設短時間內需要大量工人,企業按照正常程序招聘的話,沒有一年半載是很難在兩地發展起來的。

    所以李興國就提出了用湘鄂軍區士兵進行暫時支援的方式,同時也可以讓這些士兵領取企業發放的補助津貼。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