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這個男人不太冷靜 >第八章 殊途同歸
    撈偏門不能不長久,轉正是對的,但是,影視圈太封閉了,而且到處是騙子。

    甚至,外行人想被騙都找不到門路。信息嚴重不對稱,就是單方面的割韭菜。南家兄弟不怕虧錢,就怕砸下金山銀山都不帶個響的。

    兩兄弟在京城混了這些年,說是人脈深厚,其實也就在外圍徘徊,壓根沒打入核心。

    “找不到插足機會啊,小尚,你要體諒一下你大彪叔,真是沒辦法了。你們一家,渾身都是故事,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金礦,就看誰有資格挖了。”

    話是這麼說,可惜的是,老傢伙一直不死,肖像權就不可能旁落,想要下手的人只能乾瞪眼。

    如今,那個人……終於鬆口了。

    思索了一會後,金尚纔出言答道。

    “劇本我大致看了下,細節還有待斟酌。”

    “只要同意開發題材就行,小尚,大彪叔真得好好謝謝你。”

    大方向沒問題,就是錢和人情的事了。

    爲了搭上關係,南大彪是真的下了工夫;至於人情,南家兄弟自認和老金小金關係不錯,怎麼也比外人要親近一點。

    煮熟的鴨子要是飛了,南大彪還不如溺死在馬桶算了。

    “別別別,大彪叔,都是世交,不用太客氣。”

    南大彪是熟人,想要坑金家父子,也得考慮一下得失。和他合作,總比陌生人要靠譜一點。

    能夠在當今的影視圈混飯喫的人,有沒有真本事暫且另說,嘴皮子肯定要足夠利索。

    林經理和牛導就是此道中人,不管金尚如何對他們有成見,一通馬屁下來,着實讓人心裏暖呼呼的。

    如果說林俊還帶着些許成功人士的矜持與倨傲的話,牛建根就深諳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套路,能夠混出名堂,除了確有幾分才氣,酒桌上談天說地,活躍氣氛的本事也讓人歎爲觀止。

    總之一句話,社會人,老有生活了。

    從幾人的閒聊中,金尚知道了,林俊和牛建根是通過南大龍引薦,南大彪拍板合作的。

    以前找不到門路,連黃正廓的面都見不着,只能求爺爺告奶奶地遞上了劇本讓人蔘詳。待金尚這邊有了好消息後,才迫不及待地前來確認。

    其實整體開發方式,並不是林俊和牛建根做的,好多年前就有人準備這麼幹,卡在肖像權這一關不得寸進,期間熬死了好幾個試圖佔便宜的小團隊,才落到江山傳媒手裏。

    負責推進此事的林俊找來了小有名氣的導演牛建根,然後順着南家兄弟的關係這麼找過來了。

    林俊所在的江山傳媒,其實就是個地方電視臺製作部門改制而成的影視公司,在製播分離的大潮中,左右逢源,慢慢做大,籠絡了一批業內人才。

    受限於大環境,江山傳媒在電視劇製作領域也算是一方山頭,在電影製作、宣發領域卻沒多少建樹。

    牛建根是個拍藝術片起家的導演,在業內混了很多年,媳婦熬成婆,勉強有了點地位,前幾年拍了兩部小成本電影,雖然票房不佳,口碑還不錯,國內外混了幾個不大不小的獎項。

    這兩年,電影產業吹起了商業化的風潮,頂着藝術家名頭混喫混喝的牛建根,也動了轉型的心思。

    林俊和牛建根搭上線,組團忽悠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一方有錢有資源,一方有名有地位,也算是各取所需。

    就是切入點不好找,於是……盯上老黃家。

    這個年代,國內就沒有一部像模像樣的商業電影誕生。在此之前,拍電影就是爲了滿足政治和藝術的需要,跟賺不賺錢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什麼票房,藝術與商業兼顧,就沒這樣的說法。

    廣播、電視和報紙對電影的報道,基本限於多少人次觀影,羣衆反響與口碑,社會效應以及教育意義。

    不客氣地說,國內的電影人就沒搞明白今後的路該怎麼走。想拍商業片賺錢,首先怕蹭掉了頭頂的藝術家光環;其次也不知道該怎麼拍出羣衆喜聞樂見的電影;最後,沒幾個冤大頭會用真金白銀投資拍電影,還是一點都不文藝的商業片。

    有鑑於此,金尚篤定口氣很大的牛建根也不懂。

    讓人意外的是,牛導和林經理的下限,還是擊破了金尚對業界的認知。

    原以爲文化人做事,怎麼也得有點體面,結果喫相如此難看。

    ……

    半個小時後,長袖善舞的小彪帶着林俊、牛建根和李萱去外面的卡座歇一歇,金尚與南大彪來到上層展臺,倚靠着鐵欄杆,並肩而立。

    “小尚,剛纔多謝你給大彪叔面子……”

    南大彪憨厚耿直的臉上略帶歉意說道,

    “小彪跟我說,這兩個人就是被打發來投石問路的小角色。”

    “我知道,想佔便宜的臭蟲而已,什麼經理名導,除了一張嘴,什麼都不想出。”

    不管前世還是今生,金尚對影視圈的事都不夠了解,但兩世爲人,也有點起碼的判斷。

    再加上金掃帚時不時地提醒,那一堆隨着阿諛奉承,從他們嘴裏噴出來的帶有主觀惡意的“黑氣”,讓金尚大致將他們的打算復原了個七七八八。

    文藝片向商業片過渡,並非是顯而易見的坦途,一部分前人試着開路,倒也總結了些許經驗教訓。

    時代的發展是有侷限的,觀衆的審美水平擺在那,不可能一蹴而就,輕輕鬆鬆培養出一大批有鑑賞眼光,還有餘錢消費的影迷。

    既然如此,山不就我,我去就山。

    人民羣衆喜歡看什麼,我就拍什麼。

    大體方針肯定正確,架不住總有人想走邪道。

    我要的是《武則天》、《朱元璋》、《康熙大帝》,你拍成《神探狄仁傑》、《大腳馬皇后》、《康熙微服私訪記》,我都能勉強接受,結果花了大價錢,你就整個《如意君傳》、《極樂寶鑑》、《十大酷刑》,這叫什麼事?

    除了衝着下三路去,別的就不會了?

    “我不是業界人士,不想爭論什麼藝術高下,是非對錯。那位林經理和牛導,是不是覺得我年輕比較好騙?”

    只要將金尚哄好了,拿到授權,就能拉來一大堆不明就裏的人投資和贊助,電影未拍先回本是大概率事件。

    大頭他們兩人三七分賬,剩下的錢大肆宣傳,報紙、廣播、電視臺都給安排上,聲勢造起來,再忽悠一兩個國民級男演員站臺,潛幾個想要一脫成名的女演員,炒一炒緋聞,掀幾場罵戰,好不熱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