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要做門閥 >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
    在陳萬年和桑鈞的陪同下,張越來到了位於工坊園中央的工商署官邸。

    張越擡眼看了看眼前的這棟建築,怎麼看他都覺得,似乎好像是長安大司農官邸的縮小復刻版。

    甚至就連門口,也和長安大司農官邸一樣,栽種了五顆松柏。

    只是,新豐工商署的松柏,只是幼苗

    “侍中請”桑鈞親自上前,爲張越推開官邸大門。

    整個工商署的官吏們,早已經在門口兩側列好了隊伍。

    衆人見到張越,連忙紛紛恭身行禮:“下官等恭問侍中公安”

    張越望着他們,眼睛從他們的身上掃過。

    工商署的官吏,大多數是他親自在公考的時候挑選出來的。

    所以,他甚至能叫得出每一個人的名字,甚至背的出他們的籍貫和家庭背景。

    “本官一切皆安”張越笑着拱手回禮:“也願君等安”

    於是,就在衆人簇擁下,來到了工商署的正廳。

    “請”桑鈞低着頭,將張越領到上首正位,拜道:“侍中請上座”

    張越也不推辭,直接坐了下來。

    桑鈞這才又將陳萬年安排到張越下首坐下,自己則坐到陳萬年對面,微微擺手,整個官廳的大小官吏,立刻各自有序的坐下來。

    張越卻是拿着眼睛,打量了一番這個工商署的正廳。

    四周牆壁上,掛滿了算盤。

    粗粗的數了一下,至少有十五個以上

    看來,桑弘羊支援了桑鈞很多算盤能手

    以至於這新豐工商署,成爲了目前天下第一個全面使用算盤辦公的官衙。

    據說,工商署上下官員,只要有編制的,現在都已經會使用算盤辦公了。

    這種全新的計算工具和計算方法,也使得新豐工商署成爲了一個無比高效的機構。

    在過去,需要三天、五天才能有結果的很多事情,現在只需要半天,就能看到結果

    這令工商署得以全面監控整個工坊園的活動。

    桑鈞就在質日裏得意洋洋的說道:自是之後,賈人之訾,盡在吾目矣

    這確實是一個可怕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商人們來說。

    一旦讓官府摸清楚了他們的生產經營活動和資金往來軌跡,再想偷稅漏稅,恐怕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桑弘羊爲什麼這麼招人恨

    他非常善於收稅,佔了很大部分原因。

    不過,暫時來說,新豐工坊園,依然是商人們的天堂。

    他們暫時還不需要擔心,剛剛賺了錢,還沒有來得及焐熱,就被工商署的官吏上門,要拿走一部分。

    “本官去長安之前,曾經下過公文給工商署諸君”張越看着衆人,緩緩的問道:“要求工商署,儘快製作一整套標準的度量衡,以此便利民衆不知道如今這個工作做的怎麼樣了”

    書同文、車同軌,一度量,這是秦並有天下的標誌。

    只是,到了漢季,曾經統一的度量衡標準,再次變得混亂了起來。

    這主要可能得黃老學派來背這個鍋。

    因爲,當年執政的黃老學派政治家們,秉持的是隻要百姓不犯法,哪怕他想炸掉地球也隨他去的態度。

    這造成了漢家文景之間,天下工商業的極度興盛與繁榮。

    同時也造成了整個度量衡標準的紊亂。

    要知道,在當年,爲了賺錢,那幫奸商可是什麼事情都幹過

    私錢氾濫的時候,往錢幣裏摻鉛和鐵的,是有良心的商人。

    沒良心的傢伙是在往鉛、鐵裏摻銅

    更可怕的是,這些傢伙鑄錢極不走心。

    各種錢幣的重量大小不一,很多錢幣打着八銖錢的旗號,實際重量不過五六銖。

    但黃老學派的政治家們對此熟視無睹。

    在他們看來,人民並沒有犯法啊

    因爲國家沒有規定說禁止私人鑄錢

    所以呢,他們決定將這個事情讓市場來解決。

    結果就是市場,果真幫他們解決了這個麻煩你說我的八銖錢是六銖錢是吧泥腿子睜大你的眼睛仔細看看,俺這銅累到底幾銖

    是的,這些聰明的傢伙,自己私自做了稱錢的銅累,然後自己制定了符合自己利益的標準

    反正,農民連字都不認識,輕輕鬆鬆就可以打發了。

    但這還只是漢季前期度量衡標準紊亂的情況之一。

    在其他幾乎所有標準中,一切都已經亂了。

    譬如說,在關中地區,土地行秦代大畝制度,一畝地廣二百四十步,寬一步,而在關東多數地區,一畝地是廣一百二十步寬一步,而兩者要交的田稅標準是相同的

    也譬如說,在長安,一石糧食重四鈞一百二十斤。

    但民間有聰明人發明了小鬥,有些小鬥僅爲官方鬥器的三分之一。

    他們借糧食給農民就用小鬥借,收債的時候就換大斗

    於是,整個天下幾乎都是一片混亂。

    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民,爲了避免被人坑,甚至至今都不接受錢幣交易。

    他們只願意以物易物,或者用布帛交易。

    而紊亂的度量衡標準,也對手工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好在,在張越之前,名臣兒寬已經將天下的度量衡的混亂情況,做了一次梳理,規定了相應規格的制度,詳細的說明了各自的標準劃分。

    只是

    國家雖然做出了規定,但下面的人,卻很少願意去做。

    因爲,度量衡的事情,喫力不討好。

    費盡心思做了出來,未必能有什麼作用。

    只會招來治下豪強地主和富商的反感

    況且講老實話,整個天下,有這個技術水平,能夠鑄造出這樣精確到分毫和銖兩的度量器的人,少之又少。

    畢竟,現在可不是後世,大工業時代。

    人類甚至連納米、夸克也能衡量,精確計算出它們的大小。

    而在如今旁的不說,能夠加工一個重量爲一個標準銖的銅累的技工,全天下恐怕也沒有幾個人

    而能在一尺長的銅尺上精確標明寸、分、氂、毫的人,恐怕不足十指之數。

    即使是將條件從一銖放寬到五銖,把最小單位從毫變成分。

    全天下能夠做到這樣的事情的技術工匠恐怕也不多。

    所以呢,各地官員,索性就放羊了。

    但張越知道,一套精準的度量衡器,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