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要做門閥 >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
    數日後,積雪開始消融,道路恢復疏通。

    南來北往的商賈,重新回到新豐,帶來了無盡財富與商機。

    而新豐的工坊園,也拿出了新的產品。

    丁緩領着張越,來到了一輛龐大的四輪車前。

    車體寬大,足足有一丈寬,兩三丈長。

    看上去就像一個巨大的箱體。

    四個車輪,大如圓盤,車輪採用了類似後世自行車的車輪設計,確保可以承載重物進行運動。

    但這些都不是關鍵。

    關鍵在於,車軸部分的構造。

    在車軸前方,安裝了轉向差速器。

    僅僅是這個零件,便花了丁緩和十幾位少府大匠三個月時間,才最終制造出來。

    沒辦法,如今的冶金技術和生產技術太原始。

    要製造合格的齒輪,只能靠手工打磨。

    好在,齒輪這種零件,在漢室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類工程之中。

    雖然這些原始齒輪比較大,而且應用範圍,大部分都是城門、倉儲和陵邑工程。

    但,對工匠們來說,卻並不陌生。

    特別是少府工匠們,基本都有過製造這些齒輪的經驗。

    甚至還有人是專門製造齒輪的大匠,有豐富經驗

    只是,張越的要求比較變態。

    要求,至少要讓這個零件具備調整速度和控制速度的能力。

    這就讓丁緩等人,感到非常頭疼。

    花了許多力氣,浪費數不清的腦細胞,最後還是靠着張越給的小冊子上繪製的齒輪的三維圖形,才找到了正確方向。

    即使如此,最終出來的成品,也是一個傻大粗苯的零件。

    總重超過了五十斤約合12公斤,而且,工作效率也只是一般,只能算勉強可用。

    倒是車體的軸承,這個張越本以爲最難的零件,反而沒有難倒丁緩。

    因爲

    軸承技術,特別是青銅軸承技術,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很成熟了。

    秦、韓、齊、趙,都發展出了先進的軸承工藝。

    甚至,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比較成熟的軸承。

    詩經的泉水之中,就有描述。

    載脂載舝,還車言邁。遄臻於衛,不瑕有害

    這句詩,翻譯成通俗語言,就是油脂把車軸潤滑,上好車軸銷釘,驅車遠行送我回到衛國家鄉,路上不要發生危險。

    而之所以導致軸承技術,在諸夏的突飛猛進發展。

    主要原因,是軍事上的需要。

    春秋戰國,車戰第一。

    衡量諸夏列國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最重要的標準就是這個國家有多少輛戰車。

    千乘之國,萬乘之國,說出去就讓人感到畏懼和害怕。

    而車戰與後世的坦克會戰一般,追求速度、力量與裝甲。

    而戰爭的勝敗,關乎生死存亡。

    所以,春秋戰國,戰車鼎盛的數百年間,諸夏的戰車技術突飛猛進。

    春秋時期,列國還只有簡單的軸承工藝技術。

    但發展到春秋晚期、戰國早期,就出現了簡單的推力軸承軎。

    戰國中期,金屬軸承開始出現。

    秦始皇兵馬俑的戰車殘骸,就發現了大量的青銅軸承。

    而在漢代,更進一步,出現了軸瓦軸缸技術,發展出了以疊鑄金屬技術加工軸瓦的黑科技。

    甚至,還有着滾珠軸承這樣的黑科技。

    而受此影響,後世的霓虹語言裏,軸承是用漢字軸受來表達的。

    所以,技術是成熟的。

    最起碼完全可以滿足現在的要求。

    只是,金屬轉向加速器與金屬軸承的運用,讓這輛馬車的成本,瞬間突破天際。

    這樣一輛重載馬車,需要起碼一百萬錢的生產成本。

    相當於長安城中五戶中產之家的全部財產總和,等於一支漢軍騎兵隊的全年支出。

    簡直是可怕

    所以,暫時這輛馬車,也只能是奢侈品了。

    既然是奢侈品,那張越自然是毫不猶豫的,將車廂造的華麗非常。

    車廂的四面,全部用最好的楠木。

    而且是雙層楠木裝潢,兩側車體之間,嵌入青銅甲片,如此可以有效防禦箭矢襲擊,哪怕是大黃弩在百步內,也無法徹底擊穿車身防禦。

    而車蓋頂,則採用了可收縮的設計。

    就像後世的敞篷跑車一般,可以選擇收起或者打開。

    當然,這些都不算什麼。

    只是噱頭罷了。

    真正關鍵的還是車廂內部。

    空間大的嚇死人

    僅次於當今天子御用的攆車,有着超過三十平以上的寬敞空間。

    足夠在這個空間,擺下一整張牀榻之餘,還能放上主人想要的大部分傢俱。

    像什麼案几、書架、儲物櫃、屏風。

    甚至還能滿足數個隨從、婢女,同車服侍。

    而強大的重載能力,更是足以讓這輛馬車,擁有超過當世大部分馬車的速度。

    畢竟,它的原型是漢軍的武剛車,而武剛車是伴隨大軍行動的運載車。

    擁有可靠的遠距離行進性能和相當快的速度。

    唯一的麻煩,大約就是這種馬車,至少需要兩匹強壯的公馬才能拉動。

    若要保證速度,可能需要四馬並拉。

    不過,這都是小節。

    張越將這輛馬車裏裏外外的打量了一遍。

    然後,登上車內,躺到車內寬大舒適的牀榻上,舒服的打了個滾。

    “走一遍新豐看看”張越探出頭,對着在車外等候的丁緩吩咐。

    於是,這天整個新豐城的士民官吏與數以百計的外地商賈、隨從,都見到了一輛他們前所未見的大型寬體四輪馬車,在雙馬牽拉下,穩健而有序的行走在道路上。

    這輛馬車的造型和外部裝飾,更是有着吸引一切目光和關注的能力。

    每一個見到它的人,都爲它傾倒。

    於是,連劉進也被驚動,帶人出來查看。

    見到這輛馬車,劉進眼睛都直了。

    當代,馬車就是後世的汽車。

    也是有着分野的。

    庶民平民,靠雙腿走路。

    一般的地主士紳,乘坐簡單的雙輪牛車、馬車,這就是後世的qq啊吉利啊大衆。

    官員貴族,則乘坐相對奢華的軒車、重輿輜車,類似後世的奔馳、寶馬。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