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要做門閥 >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
    新豐縣,顧名思義就是新的豐縣的意思。

    其轄區面積、鄉亭格局,都與沛郡的豐縣大同小異。

    而枌榆社在新豐縣城北部十五里。

    恰好與沛郡豐縣縣城到其枌榆社的距離相等。

    作爲帝鄉,枌榆社的面積,自然很大。

    幾乎等同於兩個標準的漢制鄉級行政區域的面積。

    這一日,陽光依舊炙熱。

    枌榆社外的直道上,走來一支隊伍。

    張越騎在馬上,眼裏打量着這個初次見到的帝鄉面貌。

    心裏面無數數據浮現在心頭。

    枌榆社,南北長二十餘里,東西寬十餘里,下轄十個亭裏單位,總戶口接近了三千。

    在這個西元前的時代,人口稀疏,關東地區某些小縣的人口也未必有枌榆社這麼多人。

    作爲一個這樣的大鄉,人口稠密之地。

    自然經濟也發達。

    道路兩側,俱是一片片連綿起伏的粟田,如今正是粟米接近成熟的季節,遠遠的望去,整個世界都被粟米的海洋所佔領。

    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無數戴着鐐銬,拿着木製、石制農具在忙碌的奴婢。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有夷狄奴婢,也有漢人奴婢。

    在有些田地的蔭涼處,幾個穿着絳衣,看上去是監工打扮的男子,懶洋洋的坐在樹蔭下,喫着酒水和零食。

    張越一行數十人,除了劉進乘車外,其餘人全部都是一人雙馬,浩浩蕩蕩。

    自然立刻就引起了這些人的注意。

    不過,他們也只是稍稍起身,觀察了一下,然後就繼續坐下來喝酒喫肉。

    這枌榆社,別的不多。

    勳臣子弟多如狗。

    類似的陣仗,他們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但張越看着眼前的情況,卻是微微皺眉。

    這是他第一次直擊西元前的封建社會最底層的人民的情況。

    放眼望去,僅僅是眼前的這數百畝土地,怕是少說有二十多個男女奴婢,戴着鐐銬,穿着破破爛爛的衣裳在田間勞作。

    雖然如今還未到正午,但氣溫已經開始升高了。

    毒辣的陽光,炙烤着大地,連渭河的水都有些發燙。

    但,這些奴婢卻頂着這樣的太陽,在陽光下勞作。

    許多人的脖子上,甚至還戴着鐵圈。

    這是家生子的標誌。

    在南陵縣,蓄奴的情況,比較少。

    基本都是自耕農與佃戶、地主之間構成的社會結構。

    然而,在這枌榆社,卻是另外一個情況。

    彷彿回到了宗周時代的奴隸社會。

    勞作的主要對象,變成了奴隸。

    但張越也僅僅只是微微皺眉,不敢表示太多。

    因爲蓄奴是漢室根深蒂固的傳統。

    上到列侯諸侯,下至平民百姓,所有人都爭相抓住任何機會蓄奴。

    歷史上,王莽之所以垮臺,最大的一個緣故就是——他居然想限制蓄奴!

    簡直豈有此理!

    引起了舉世公憤,不止地主貴族,自耕農和中產階級,商賈們,全部都憤怒了起來。

    然後就把王莽乾死了。

    回溯了無數史料,同時閱讀固化了大量石渠閣文檔的張越很清楚。

    支持蓄奴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以至於,連劉氏也不敢碰限奴的話題。

    而劉家的皇帝,卻可以殺豪強、貴族如殺豬狗。

    從這你能看出,蓄奴主義的力量,到底強到了什麼地步了!

    這是一個遍佈天下,囊括了幾乎所有漢室階級的龐大利益集團。

    農民、自耕農、地主、商賈、貴族、官員,只要有機會,人人都會蓄奴。

    後世的考古發現,也以無數確鑿的證據,證明了這個事實。

    無論是長江兩岸,還是黃河流域,不管是在遙遠的酒泉張掖,還是在大雪紛飛的遼東遼西。

    考古學家們將無數漢簡,從地下發掘出來,然後清洗、整理,最終人們發現,無論在什麼地區發現的簡牘,總能找到當地蓄奴的證據。

    尤其是官府的檔案,幾乎都能找到‘某鄉某某有大奴X個,小奴Y個,作價多少多少’的記載。

    尤其是在北方郡國,蓄奴之風,無比濃烈。

    連自耕農、城市的中產階級,也競相蓄奴。

    在漢室,想要限制蓄奴?

    不止會得罪整個地主貴族官僚集團,連中產階級和自耕農、商賈也會反對。

    甚至,連受益的羣體——奴婢們說不定也會羣情激憤!

    因爲,奴婢也是分等級的。

    一些權貴的家奴,其實日子過的比普通老百姓還要好。

    某些深得主人信任的奴婢,甚至可以在地方狐假虎威,魚肉鄉鄰。

    你想解放他們?

    說不定人家一口吐沫噴你臉上!

    而之所以造成這個局面,既有歷史傳統的緣故,也有秦漢以來政治格局的因素。

    最主要的原因,則是蓄奴有利可圖。

    早已經做足了功課的張越,對此一清二楚。

    漢人蓄奴,不僅僅是想要驅使奴婢爲自己勞作。

    更主要的動力,來源於對財富的渴望和對家族興盛的期許。

    衆所周知的一個事實是——秦漢兩代,提倡的是一夫狹五口而治百田的小農散戶經濟社會。

    國家千方百計的拆散和肢解任何可能的大家族。

    當今天子的弟弟,中山靖王劉勝一生生下了一百多個兒子,私生子不計其數。

    但,除了其世子劉忠嗣位,僅有其嫡系的十三子得以用推恩令封侯。

    其他人,統統要去自謀生路!

    歷史上巫蠱之禍後的丞相劉屈氂,就是劉勝的兒子。

    連諸侯王的兒子們,天子的親侄子們尚且如此。

    其他人當然不能免俗。

    但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小而單一的家庭,很難應付各種徭役。

    而漢室的徭役,又特別多。

    僅僅是中央規定的,每一個始傅男丁每年都需要爲國家無償服務三天,一生要入伍兩年。

    一年番上中央,一年在邊關戍邊。

    地方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各種徭役和差事,就更多了。

    普通的百姓,哪來這麼多精力來應付這麼多繁瑣的徭役徵發?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