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溝通的前提

    1同理心

    同理心是個心理學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說,你要想真正瞭解別人,就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在溝通中,同理心尤其重要。有個英國諺語說:“要想知道別人的鞋子合不合腳,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工作中因爲某件事發生了衝突,“你坐那個位置看看,也要這樣做”,說的也是同理心的概念。但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理解就夠了嗎是不是還有更深層面的東西呢我們把同理心分爲兩個層次。

    表層的同理心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理解,瞭解對方的信息,聽明白對方在說什麼。做到這一點,就達到了表層的同理心。深層次的同理心是理解對方的感情成分,理解對方隱含的成分,纔是真正聽懂了對方的“意思”,纔是深層的同理心。

    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講過這樣一件事:斯諾初到陝北解放區時,領導安排兩個小兵照料他的生活。開始,他們之間的關係總是不太融洽。一次,斯諾對一個小兵說:“喂,給我拿點冷水來。”小兵繃着臉不理他。他又去招呼另一名小兵,結果也是一樣。這時在場的李克農同志對斯諾說:“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因爲這裏大家都是同志。”斯諾聽了恍然大悟,感覺到自己一時失禮,立即向兩個小兵道歉。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對與他人之間的溝通不加重視,那麼日積月累,就會對我們的人際關係造成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抱怨、爭吵、仇恨、隔膜,也有感應、融洽、默契爲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這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造成的。溝通作爲直通人心的藝術,是打開心靈的方式。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每天忙於公務,出入各種社交場合。有一天,維多利亞女王去參加社交活動,而丈夫阿爾伯特卻沒有去。夜深了,女王纔回到寢宮,只見房門緊閉着,女王走上前去敲門。

    阿爾伯特問:“誰”

    女王回答:“我是女王。”

    門沒有開,女王再次敲門。

    房內阿爾伯特問:“誰呀”

    女王回答:“維多利亞。”

    門還是沒開。女王徘徊了半晌,又上前敲門。

    房內的阿爾伯特仍然是問:“誰呀”

    女王溫柔地回答:“你的妻子。”

    這時,門開了,丈夫阿爾伯特熱情地請女王進了房間。

    在溝通中,光有表層的同理心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有深層的同理心,這樣才能真正聽懂對方的“意思”。尤其在中國,人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很多情況下想讓對方懂暗示,讓對方去“猜”。如果不知道通過“感情成分”和“隱含成分”來了解真實的信息,就會造成溝通的障礙。

    2欣賞的眼光

    “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橋段:董卓作亂時,曹操會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十八路兵馬攻打董卓。劉備、關羽和張飛作爲“小人物”隨公孫瓚一同前往。陣前,董卓大將華雄銳不可擋,打敗了兵馬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非常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這時候關羽按耐不住,主動請求迎戰華雄。

    袁紹得知關羽的職位不過是馬弓手相當低的職位時,看不起關羽,認爲關羽在嘲笑他們手下無大將,對陣時會被對手恥笑,下令將關羽亂棍打出去。但曹操十分欣賞關羽的勇氣,主動請求給關羽一個機會,並且馬上給關羽倒了一杯壯膽熱酒。

    關羽留下壯膽酒未喝,不一會兒就將華雄斬落馬下,勝利回來時酒還是熱的。簡單的一個片段,卻能看出袁紹和曹操在用人上的區別,一個是以職位高低論才能,一個是不拘一格欣賞人才。所以,儘管袁紹是四世三公,手下人才濟濟,但最終還是在“官渡之戰”被實力更弱的曹操消滅。後來關羽投降曹操時,曹操同樣厚待他,儘管最終還是沒能留住關羽,但是關羽卻深深記住了曹操對他的恩情。“赤壁之戰”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在華容道本來可以殺了曹操,但是念在曹操對自己的恩情,放了他一條生路。

    我國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館用餐,老闆對他說:“你還記得我嗎”林清玄說:“記不起來了。”老闆拿來一張20年前的舊報紙,那裏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時他在一家報社當記者。這是一篇關於小偷的報道,報紙上寫着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後栽在一個反扒高手的手上。文章在最後感嘆道:“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如此靈巧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所成就吧”老闆告訴林清玄:“我就是當年那個小偷,是你的這段話引導我走上了正路。”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賞的地方,小偷也能在欣賞的引導下走上正路,我們周圍的人就沒有值得你欣賞的地方嗎

    一個有眼光的人,如同伯樂一般,能夠在平凡的馬廄中相中千里馬;一個有眼光的人,如同尋寶人一樣,能夠從岩石的一角看出隱藏在裏面的寶玉。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相欣賞的,欣賞他人,不但能給人信念和溫暖,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如果不是達馬託像父親一樣對待一個問題少年,就不會有後來的拳王泰森;如果不是屠格涅夫的欣賞和鼓勵,就不會有後來的托爾斯泰;如果不是繼母的憐愛和引導,就不會有後來的戴爾卡耐基。

    欣賞別人,是對別人的鼓勵。普通人中也會臥虎藏龍,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被重視、被肯定、被尊敬、被欣賞的渴望。當你幫他們實現這種渴望時,他們許多潛能和真善美的情感便會被奇蹟般地激發出來。

    鋼釘般的頭髮,壞男孩的態度,這就是人們印象中的中國羽毛球選手“超級丹”。在北京奧運會拿到金牌前,觀衆對林丹又愛又恨。愛的是他高超的球技,恨的是他的壞脾氣。一次林丹蔘加由崔永元主持的奧運節目“榮譽殿堂”,崔永元採訪林丹:“我們都知道你脾氣特別大,挺有個性的,但是這次奧運會表現得特別好、特別平和,我們每個人都有急躁的時候,能讓我們學習一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是如何處理的嗎”

    林丹回答:“每個人都有急躁的時候,前段時間我訓練的不是特別好。我就摔球拍,每次摔壞的球拍我都放在牀頭,告訴自己,這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因此,在自己壓力大、急躁的時候,我就在屋裏對着鏡子大喊,喊出來心裏就舒服了。”

    簡答的一段對話,可以看到崔永元的溝通技巧:先肯定林丹的表現,然後再說出林丹原來的缺點,最後拋出一個誘惑性的問題。林丹聽到了別人的誇獎先是甜了一把,然後開始思考自己身上的缺點,最終將自己脾氣的改善過程告訴大家。崔永元通過這樣的溝通方式,既表達了善意和欣賞,又達到了對林丹“壞脾氣”的採訪目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