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國榷 >第29章 秋闈(一)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大明國榷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復社在崇禎三年鄉試、四年會試中取得巨大成功,吸引了各地士子紛紛加入復社。短短兩三年,復社就從崇禎二年創社時的六百八十人迅速猛增到崇禎六年的兩千多人周延儒做爲內閣首輔,更是利用手中的權利和崇禎的信任,爲自己和復社積累了可怕的政治影響力。號稱“小東林”的復社中人從此通過科考大量進入仕途,後漸成爲朝堂上的重要勢力。

    復社社事以文章才氣以及情誼爲重,尤其是獎勵提拔後進後學的生員爲主要事務。其科舉先行成功者被推崇爲復社宗主者,皆時下大明重臣或者是名震一方的名士大儒。東林黨與復社人士合謀呼應,相互提攜,彼此照佑,黨勢大盛,而復社領袖張溥的聲望和影響也如日中天,一時無二。

    南直隸則文震孟、姚希孟、顧錫疇、錢謙益、鄭三俊、瞿式耜、侯峒曾、金舉、陳仁錫、吳甡等,兩浙則劉宗周、錢士升、徐石麟、倪元璐、祁彪佳等;河南則侯恂、侯恪、喬充升、呂維騏等,江西則姜曰廣、李邦華、熊明遇、李日宣等,湖廣則梅之煥、劉弘化、沈維炳、李應魁等,山東則範最文、張鳳翔、高弘圖、宋玫等,陝西則李遇知、惠世揚等,福建則黃道周、黃景昉、蔣德璟、劉長等,廣東則陳子壯、黃公輔。

    崇禎三年南直隸鄉試張溥利用其影響力大肆進行科舉舞弊被張溥推薦給考官的曾是周延儒的老師吳鍾巒順利中式,可是另外二人卻出了岔子。原來張溥向主考官湛持推薦復社的陳大士和楊維斗二人,但卻只向另一考官項水心推薦了楊維斗,於是湛持、項水心商量後決定讓楊維斗做該科解元。可榜文出來後,解元卻是李青,原來項水心一個不小心錯將李青的試卷當作了楊維斗的,氣得湛持大罵項水心“你不但辜負了陳大士,更辜負了張溥”

    今科鄉試,雖然周延儒已經罷官,但是南直隸禮部官員和地方學官依舊是東林復社一系,兩位京師派來的正副考官雖非東林一系,但屬於清流。爲了能夠幫助自己的復社門徒科舉入式,張溥籌集資金事先疏通科場,與一幫貢院內簾官員約定標記。

    今科鄉試主要考四書、五經、策問、八股文等,八月初九爲第一場,試以四書中取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初場的三道四書題每道都要寫二百字以上,四道經義題則需要寫三百字以上。十二日爲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議論文要求三百字以上。十五日爲第三場,試以五道時務策即結合經學理論對時事政務發表議論或者見解。

    院試考試內容全是四書五經上內容,只要會背,必然中式。鄉試最難,出題一般選自四書五經中的偏僻之處,這和後世很多考試一樣,越考越難,很多考試重難點大家都重點複習了,爲了區分限制錄取率,專門抽取偏僻無人問津之處。但是鄉試你要是能把四書五經全部背下,鄉試中舉自然不難,所以鄉試作弊的考生最多,各種小抄飛滿天。到了會試反而難度要低於了鄉試,會試是儒家經典與治國理政結合的活學活用。

    鄉試三場,青楓已經在阮大鋮藏書閣中儒學大成,這科舉考試以死書爲主,輔以實事問政。三場完全按照阮大鋮所說的步驟進行,青楓答的中規中矩,自認爲取中舉人不是難事,考完並未放在心上,便自顧自的遊蕩於金陵各地,領略一下這個時代的南京。

    秦淮河畔魁星閣前,青楓也是信步走來,不覺來了興致,便入閣燒香拜拜文魁。鄉試之後的魁星閣無人拜祭,正好青楓可以好好看看奎星閣內這尊奇特的神像。神像面容猙獰,一腳向後蹺起,形如“魁”字的大彎鉤;一手捧鬥,象徵“魁”字中的小鬥字;一手執筆如點狀,以示點中了中舉的士子。這就是傳說的“魁星點鬥”。

    拜祭就是信仰,享受數百年的香火,這神像也變得猶如活了,據說鄉試之前重金誠心拜祭,中舉的可能性極高,這中了舉之後就是還願的時刻,但此時卻清淨冷淡,與秦淮河畔上千才子的放蕩不羈形成了鮮明對比。

    考完試就是大家放鬆的時候,也是秦淮河畔這秦樓楚館生意最爲紅火的時候,青楓上了三炷香正欲離去,卻聽見一羣人吵吵嚷嚷着進了魁星閣。

    最先走進的方臉男人顯然喝了點酒,他意氣風發高聲喊道“你們幾個快點好不好,咱們是提前還願,又不是做賊偷偷摸摸的。”

    一個麻臉老者卻是臉色漲紅、有些猥瑣的說道“要不你們五個進去吧,我是沒有信心今科能中,這還願要是不中豈不丟人。”麻臉老者正是來自蘇州的老秀才顧夢麟,已經考了不知多少次,每次都是名落孫山,這提前還願的事情,他是萬萬不敢。

    方臉男人打了一個酒嗝,放聲笑道“中庵你也是老秀才,不過不要悲觀嘛,咱們復社生員如今都是這桂榜的熱門,學識自然是了得,加上西銘先生從中斡旋,我等中舉不是易如反掌。”他看了看左右,低聲的說道“我可是聽說了,西銘先生專門給你預定了名額,即使乙榜不中,這副榜也定會榜上有名。”

    一聽副榜,顧夢麟臉上閃過一絲失落,不過旋即還是點點頭,“副榜也算上榜了,這對我老顧家也算是有了交代,此次放榜之後,若是中了副榜,老夫再也不考了。”

    顧夢麟邁入魁星閣,回首說道“今科你們五個必然中舉,冒公子和方公子那是鼎鼎大名的復社四公子,而餘公子、杜公子、白公子在南京國子監每次考試都是榜首,你們都是大名士,中舉也是理所當然。”

    這冒就是冒襄,方就是桐城方以智,而這餘公子、杜公子、白公子,則是南京國子監的名士,餘懷、杜濬、白夢鼐,江南名士皆稱三人“餘杜白”,傳的多了變成了“魚肚白”。大明國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