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國榷 >第40章 會試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大明國榷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崇禎七年1634二月,甲戌科科考如期在北京貢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舉子魚貫而入,力爭跨入進士的龍門。青楓自然也是其中一員,雖然他是南京鄉試上榜的最後一名,但依然有了跨入龍門的資格。這春闈大考一共考三場,每場三天共九天。

    本科主考官爲大學士吳宗達、溫體仁,其中吳爲主考,溫爲次考。明朝有規定,內閣首輔不能擔任主考官,主要是內閣首輔權傾朝野,極易科場舞弊。

    早在崇禎四年,周延儒在初任首輔後,爲了擴大自己的門戶,居然無恥地打破了首輔不得參與主持會試,會試由次輔主持的明朝傳統,奪取了本應是次輔溫體仁的主考之職,越俎代庖地自己親任會試主考大肆舞弊。在周延儒的操作下,他的姻親東林黨人陳於泰獲得狀元,他的好友吳禹玉的兒子即復社的吳梅村榮登榜眼,復社的夏曰瑚則爲探花,復社不僅兩人位列三甲,而且復社中還有其他五十七人成爲進士這件事後來也造成了周延儒的辭官。接着東林黨人文震孟、姚希孟、劉宗周、黃道周等被罷官,溫體仁一系上位。

    第一場四書文,拆開一密封的紙袋,考卷四書義雲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國有道,其言足以興。

    短短几十字,實際分爲了三段,第一段出自論語公治長,乃是孔子誇獎鄭國大夫子產,讚美他做人很謙遜有規範,服事君上認真負責,對待百姓讓他們獲得利益,役使百姓又有法合理。第二段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說周王把百姓從水深火熱的暴政中拯救出來,只是殺掉那殘害民衆的暴君罷了。第三段出自中庸,如果國家政治清明,君子的言論就足以喚起在位的君主與衆臣。

    這種題目就是歷年八股文的套題,沒有絲毫的新意,然八股文不是後世所說一無是處,作爲青楓來說,他感覺後世公務員申論、黨政機關公文、領導會議稿等等都是八股,但是八股條理清晰,看者一目瞭然。

    如今這文章的評判標準、考官和閱卷官的口味,青楓不是很瞭解,然而後世文章不過虎頭、豬肚、豹尾,內容符合題意、表達流暢、字體工整,語言豐富,有文采、有創意,這樣的文章再差又能差到哪裏。對比現在科考而言,科考必讀之四書五經,必須是朱熹註解,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

    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爲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爲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

    無論四書五經還是老莊韓非,諸子百家,後世各種註解無一不精。說白了,現在的青楓就是本百科全書、四庫全書,神識上的強大,遠非普通人可以比擬。

    引經據典無非是看誰引用的更加高深,更加古遠。無論是古代,還是後世的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崇古的特點一直如此,不過也的確是有道理。古人的東西能夠流傳千古的,大多都是經過驗證的,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品起來意味悠長。

    比如四書五經註解,雖然因爲朱元璋推崇朱熹老朱爲了找尋祖上牛人,所以特別推崇朱熹註解,把朱熹註解爲經典,而且認定是正確的,考試中必須引用的。但是朱熹的註解中有很多是引用更古的,比如唐代周敦頤的註解,漢代董仲舒的註解,春秋三傳註解等。

    至於文采飛揚,比如對於時間的描寫,後世大都會寫日月如梭、時光匆匆,時間都去哪兒了,而古人給人的感覺更有韻味,屈原在離騷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而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作文的檔次就是在引用中被分成了高中低。

    青楓腦中文緒萬千,一絲清明突然融入其中,千絲萬縷都被順風一吹,變成了一束美麗的青絲,最終彙集成一篇光彩奪目的珠玉。題目中的出處、朱子註解,經典引用瞬間閃出。第一部分是孔子評價子產的言論,也就是以這位出色的外交家和政治家的水平來試問和鞭策考生;第二部分是分析商與周來解釋國道的內容,試問考生的政治道德;第三部分是講君子處世哲學。

    作爲大明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崇禎皇帝的確想看一看,這屆舉子的水平如何,眼界如何作爲大明皇帝的一名準臣子,青楓從國之道、士之道闡述自己的觀點,重點在於何爲君之道、臣之道,而身爲大明臣子如何做才能忠君愛民。

    識海之內一篇文章白光閃閃懸浮其中,青楓長吁一口便揮筆而成,一手蠅頭小楷,婉雅秀逸,筆法源出魏晉,但其外柔內剛,沉厚安詳之韻,卻一掃魏晉書風之怯懦。這科考小字運筆不同於大字。小字運筆要圓潤、娟秀、挺拔、整齊;筆畫生動而有情致;點欲尖而圓,挑欲尖而銳,彎欲內方而外圓,鉤半曲半直。運筆靈活多變,莫可限定。

    尤其是整篇字,一篇幾千上萬字的策論,要筆筆不同,而又協調一致,字寫出來,錯落有致,卻又一直在一條線上,如是則行氣自然貫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項鍊,神采飛揚。

    不到半日的功夫,一篇四書策論大明國士乃成。龍頭虎身鳳尾,字字珠璣,句句引典,段段排比。破、轉、承、收一氣呵成。青楓輕輕的吹了一下紙上的墨跡,一股墨香淡淡的飄出,伸了伸懶腰,緩手放下毛筆。

    妙然天成的神來之筆,青楓一氣呵成,自然是興奮無比,不覺站起身子,輕聲吟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果然如此,實在是妙、妙、妙。”大明國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