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戰國俠義 >第62章 犀首騙蜀
    蜀君不便駁大家的面子,但在派誰去上可得動心眼兒:

    懷疑就等於反對。

    他們嫌費事不願迎寶牛。

    派去的人明明看到是真的,回來也會騙。

    必須是與自己同心同德的。

    最後選定貼身近侍胡公公。

    他曾服侍先君又一手把自己帶大,絕對可靠,爲人又誠實正直,可放心。

    可憐胡公公已年過花甲,跋山涉水走了幾百裏羊腸小路來到牛頭山下,已是累得渾身散了架子。

    那石牛身邊卻裏裏外外圍了幾十層人,他根本就到不了跟前,又怎能“親自目睹”

    好在聽人介紹那石牛正在屙金,且聽裏面爆發出陣陣歡呼就可以知道屙的次數。

    由此證明“屙金”確有其事

    果然,不久便有一個小夥子興沖沖地擠出人羣飛跑過來,後面還追着不少人喊叫:

    “站下,讓我們看看”

    “讓我們看看”

    那小夥子卻仍是飛跑,差點兒把胡公公撞倒,幸虧被從人扶住,小夥子才站下向胡公公道歉。

    胡公公有意接近他,便問他:

    “你跑什麼”

    小夥子笑笑:

    “好不容易得到幾顆寶貝,被他們搶去怎麼辦

    您不知道,從這兒到家,一路上還不知道有幾撥等着我呢,想發財真難哪”

    胡公公心中一動:

    “小哥,人都知道你得了寶便都盯住你,想安全帶回家確是不容易,你看這樣好不好

    我出高價買下你的寶貝,趁人不注意偷偷帶走。

    你身上沒了寶貝也就沒人攔劫你了,兩全其美,如何”

    小夥子猶豫了一陣,撓撓頭:

    “爲寶貝把命搭進去不值,您多給錢一樣,成交”

    胡公公不辱使命,真帶回來石牛屙出的金子,並宣佈考察結果:

    一、屙金屬實;

    數量並不像傳說的那麼多,一顆金珠重一兩,估計一天產兩三斤;

    三、經化驗,純度爲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面對這個“結果”,陳莊啞口無言,蜀君則興高采烈,樂的拍大腿:

    “怎麼樣誰還敢懷疑寡人讓他吃不了兜着滾”

    衆臣立刻高呼:

    “萬歲、萬歲、萬萬歲”

    排着隊下殿時,一齊扭頭,表示對陳莊不屑一顧,堅決跟他劃清界限

    要想把十幾、幾十噸重的石牛運到成都,走目前這種曲徑通幽式的羊腸小路翻山越嶺肯定行不通。

    必須拓寬道路、修棧道、建橋樑。

    工程浩大不說,修成寬敞平坦的大路,也就等於向外打開了巴蜀的大門。

    會不會造成“開門揖盜”的後果

    再說,會屙金的“寶牛”是站在人家秦國的地界,怎能允許咱們運走

    免不了要打仗。

    中原連年征戰,兵強馬壯,武器精良,咱們的軍隊卻裝備不足。

    用木棍加石塊作戰,能是人家的對手嗎

    小心,別偷雞不成蝕把米。做爲相國,陳莊不能不對各種具體問題做全面考慮。

    大臣之中,卻有幾位能言善辯的,既然陳莊繼續頑固地堅持“反動立場”。

    爲了表忠心,他們紛紛挺身而出,到“風頭浪尖上”去捍衛蜀君的“偉大理想”。

    “天賜之寶,本無定主,惟有德者居之,秦人自知命薄,所以棄之荒野;

    我主福厚德高,獲此天予,誰能攔阻”

    “聽說秦人正忙着同山東各國搶地盤、爭霸主,哪裏有力保護石牛咱們去迎,唾手可得。”

    “咱們可以通知秦國,只說修路是爲了便利川陝交通,促進經濟發展,並無意於石牛。

    以此麻痹他們,然後出其不意把石牛擡上山,隨走隨毀路,他們想追也過不來了。”

    這位先生夠聰明的,連“掩耳盜鈴”“此地無銀三百兩”之計都使了出來。

    有其臣就有其君,蜀君竟鼓掌大叫:

    “好這招兒高,實在是高就這麼辦”

    金迷心竅的君臣齊心,可憐陳莊孤掌難鳴,只得怏怏退下,告病歸隱。

    蜀國有弟兄五人,個個身高二丈,頭如巴斗,眼似銅鈴,張開手掌有簸箕大。

    拎起一頭牛像玩小耗子傳說,力大無窮,號稱“五丁”書載,被任命爲“修路先鋒”。

    從成都出發,開始了征服崇山峻嶺的艱難歷程。

    撇開蜀國君臣那愚蠢的目的不談,四川人民修路的本身,則是一首悲壯的史詩。

    要打開川陝間的通路,在那樣的地理環境和當時的條件下,其艱難程度可以想象。

    大詩人李白在其名篇蜀道難中曾如此描繪: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頭一句,他在發出極度感嘆後就指出:

    走蜀道難於“上青天”,具體說有多麼難請看:

    此山真高啊

    連太陽神乘坐的由六條龍駕駛的專車走到這裏都得躲避,有沖天之翅的黃鶴也飛不過去;

    這裏的澗淵真深啊

    漩渦片片,水急流湍,靈巧的猿猴想越過去都發愁找不到抓爬攀登的地點;

    就在這麼險峻的峯巔間,從高聳的太白山頂,到巍巍的峨眉之巔,橫跨着像鳥在空中飛越的“劍門道”;

    青石嶺上,硬把木棒插入懸崖邊上的石縫中建成的“棧道”就如一條天梯凌空盤旋。

    百步之內九曲折,走在上面幾乎可以觸摸到星星,連大氣都不敢喘

    這還是詩人走在已修成的蜀道上的感受,則當初修路時的艱險更可想而知。

    不僅流汗,也要流血,所以“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傳說,工程進展到劍門山前,山高石硬,一個月也前進不了一丈,蜀君又頻頻催促,一月中連下十令。

    大丁心焦,抽出佩劍從頂猛力劈下,硬砍開一條大縫。

    大丁棄劍用雙手把裂縫向兩邊撐住,民工們才從逢中開闢出一條路來。

    勇猛的大丁,則活活累死

    所以這裏被命名爲“劍門”。

    來到梓潼山,比劍門更難,簡直無計可施。

    總算髮現了一個山洞,又被一條巨蟒搶先鑽入。

    四位大力士一齊抓住蟒尾往外拽,那蟒負痛朝裏鑽。

    兩頭一較勁兒只聽轟的一聲地崩山摧,梓潼山劈成五塊。

    路是通了,四位“丁”也以身殉職。

    這些都是傳說,但傳說,也反映出當年四川人民爲修路所經歷的艱難和付出的犧牲。

    出川的道路終於修成。

    正當蜀國君臣興高采烈地準備往回運“寶牛”時,司馬錯的大軍已沿着這條路開進成都平原。

    席捲巴蜀大地,控制了整個四川

    無須解釋,“石牛屙金”只不過是犀首爲了誘使蜀君開通入川之路,而玩的一個小魔術。

    並不算高明,但蜀君金迷心竅。

    所以才能忽悠這樣的傻瓜,可見“貪必愚”確是千古不泯的一個“定律”。

    秦得巴蜀後,領土擴張一倍,川中的豐富資源盡供秦用,惠文王爲秦的拓展,又樹立了一個里程碑。

    不過,平心而論,他剛即位不久,還沒有爲秦國的建設做出多大貢獻。

    所取得的成就,倚靠的還是前人留下的家底兒。

    應該說此時仍未脫離“商衛時代”的影響。

    必須承認,犀首的騙術在“取川”行動中立有不可否認的功勞。

    秦惠文王不負前言,如約重賞外,也對他另眼看待。

    多次委以重任,讓他穿行於各國之間,拜謁王侯將相。

    伺機行騙,又立了不少功勳,也終封侯拜相,躋身顯赫之列,成爲史上的“名人”。

    秦的國勢日強、劇烈擴張,讓各國都產生了危機感。

    如何處理對秦關係,成爲他們外交政策中的首要問題。

    卻又因各國內外的複雜處境,形不成一種有效的策略。

    就在各位“君王”彷徨之時,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走上歷史舞臺,開“縱橫說”之首。

    居然統帥六國,對秦構成巨大威脅

    惠文王發怒了,但“怒”中又懷有無可奈何的恐懼,迫使他命令臣下,主要是犀首拿出對策。

    可惜朝中多是甘龍、杜摯、公子虔之輩,他們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有幾個能拿出良策

    犀首發愁了,他深有缺乏同類的孤寂感。

    忽然,門上來報:

    “有您的故鄉人求見。”

    “誰”

    “自稱魏人張儀。”

    “請。”

    又一位能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人物也登上歷史舞臺。

    使“合縱、連橫”主宰戰國的後半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