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戰國俠義 >第76章 連橫破縱(三)
    消息傳到各國,反應是又驚又怒。

    誰也不肯反思魏在最需要援助的時候自己都在幹什麼。

    對於魏的動搖卻都義憤填膺,尤其是楚懷王更是暴跳如雷:

    “寡人剛任從約長,魏就背盟事秦,分明是沒把我放在眼裏,以爲處罰不了他

    立即通知四國,按盟約規定:

    一國背叛,五國共擊;

    同時陳兵函谷關,給秦點兒顏色看看”

    齊國接到通知,立即召集大臣研究討論,蘇秦當然要維護“合縱”之盟,力主出兵;

    此時齊國執政的是田嬰之子田文,即名震古今的孟嘗君,雖然年輕,卻很有見識:

    “臣以爲,不可不出兵,又不可出兵,楚以從約長按盟約規定發出召集令。

    如果拒絕出兵就是不服從盟約,情同背叛。

    匹夫背信棄義都不能立於世間,何況堂堂大國

    但當前形勢已不同於蘇先生所創時期,承平日久,從不合練;

    各懷私念,人心已散。

    就是勉強出兵也是互相觀望,誰肯拼死衝鋒

    而且楚王新登大位,年輕氣躁,不孚衆望,難免指揮失誤。

    楚勝,各國爭先爲上;

    楚敗,必潰不成軍,損失嚴重,所以不可不出兵又不可出兵。”

    愍王自己倒是想去湊熱鬧,但孟嘗君指出參戰的危險又有點兒害怕,只得問孟嘗君:

    “那你說怎麼辦出還是不出”

    孟嘗君回答:

    “出兵,由臣爲將,當行則行,當止則止,視情況以決進退。

    既有遵約出兵之名,又可避兵敗之失。”

    果然,楚王率四國之軍先掠邊邑,中途又變計劃:

    “還是到函谷關去給他個下馬威

    秦若求和,魏必不攻而自降”

    但他想的都是一廂情願,秦卻早就做好準備。

    聯軍剛到,不容他耀武揚威,秦軍就開關而出,猛衝楚軍。

    猝不及防,當時就散了陣腳。

    楚王剛纔還嚴厲地向聯軍三令五申:

    必要齊心合力勇往直前,後退者斬

    現在一看面臨危險,他倒帶頭先跑,楚軍隨着潰退;

    兩翼韓、燕本是驚弓之鳥,一見楚敗,抱頭鼠竄;

    好在趙軍素質較高,邊戰邊退,損失不大;

    惟齊軍在孟嘗君的率領下,不慌不亂,嚴陣以待。

    張儀的目的只在打散“聯軍”,見齊軍不好對付,便不去招惹,孟嘗君整軍而還。

    從此,人們纔對他刮目相看,威望大增。

    這一仗更加暴露出“合縱”的虛弱不可靠,韓、燕也轉而事秦。

    溯本追源,創始人蘇秦頭上那榮耀的光環熄滅了,栽了大跟頭,連愍王都瞧不起他。

    “英雄”踏上“末路”。

    蘇秦得勢時怨恨他的人不少,卻不敢動他,現在已經失寵,就難免殺之以泄憤。

    一日上朝,車到宮前停住,蘇秦正要下來,忽從車後轉過一個僕人伸手攙扶。

    蘇秦知道是好意,便把另一隻手按在他肩上。

    不想那人抽出短劍用力一穿刺入蘇秦腹中,扭身跑入人羣中。

    蘇秦知道不好,腹裏帶着劍走進大殿,報告給齊王,齊王大驚,立即命令捉拿刺客。

    蘇秦擺擺手:

    “早已藏好,捉不住了。

    大王願爲臣報仇,請斬臣之首懸掛城門,號令於市曰:

    蘇秦爲燕行反間於齊,殺之有功,賞千金,賊必得。”

    說完,拔劍出腹血流滿地,當即斃命。

    齊愍王雖對蘇秦失去興趣,卻無意殺他。

    這樣一位名人慘死在齊國,影響也很壞,便依計而行。

    果然不出三天,就有“傻子”上鉤了。

    又一個歷史人物退出舞臺走了,走向遠方

    蘇秦死後,張儀長長的出了口氣:

    “這回我可以放開手大幹啦”原來此前還算留面子

    他說的“大幹”就是加速推行“連橫”,讓“合縱”徹底解體。

    “連橫”是指南北各國由東往西,各自與秦建立聯繫,名爲“友好”,實爲臣屬。

    是同“合縱”相對立的外交政策。

    實現“連橫”後,各國就像被套上繩子的馬,拉着秦國這輛大車,接受秦王的駕馭。

    對秦當然有利,但在初期由於戰略上的原因,張儀的工作進行的緩慢。

    現在幾個弱國都已轉向,局面打開了,他就要向縱深發展,解決較強的齊、楚。

    齊、楚是僅次於秦的強國,正如張儀所分析的那樣,他們也是“緩則相圖,急則相援”。

    秦最近幾次出擊,讓楚、趙受到教訓。

    因爲魏、韓之路已通,齊也面臨威脅。

    三晉和燕都不聽吆喝了,這兩個國家又結成聯盟。

    “齊楚聯盟”雖沒有“合縱”勢大,但凝結的更加結實。

    不把他們納入“連橫”體系,別說“喫掉它”的最終目標不能實現,對其他各國也有負面影響。

    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能引起“合縱”死灰復燃

    但要讓他們“聽話”就必須打破齊楚聯盟

    對這樣的國家,一般的威脅利誘不起作用,在強大實力的保護下,你也很難砸開它。

    政治家選擇的突破口,是人在心靈上的弱點,抓住這些弱點再撕大口子,堡壘就攻破了

    一般年輕而又當大國之君者,都特別喜歡聽順耳的話、愛戴高帽子,氣浮而意驕,總想佔大便宜以出人一頭。

    楚懷王是其中尤其突出的人物,他更貪,也就更容易上鉤。

    當然要釣“大魚”須用“大鉤、大餌”。

    秦王忽然以“過於勞累、應該休養”的理由,免去張儀的一切職務。

    無官一身輕,他又可以悠閒地周遊列國,慢慢飄到楚。

    楚懷王手下有位“倖臣”名叫靳尚,最善於見風使舵、溜鬚拍馬。

    這種人一般在古今中外都喫得開,當然也就能成爲懷王身邊言聽計從的心腹親信。

    張儀到楚後,先去拜訪他,喝着茶時,又送上一份“厚禮”“請多關照”。

    靳尚百分之九十九的家產都是因“請多關照”而積累增值。

    當然要做成這筆生意,點頭、微笑、心照不宣。

    第二天便把他介紹給楚懷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