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妖僧 >第564章 治治朝臣們的拖延症
    信並不長,但王承恩越念越沒勇氣,最後索性停頓下來徵詢崇禎的意見,“陛下,還要念嗎?”

    崇禎臉色陰沉,牙關緊咬,問劉慧明道,“先生,此書何人所寫?”

    劉慧明從容道,“出自松江府上海縣知縣文逢吉,他也是荊州兵備使文安之之子,精明有幹才,臣讓其在南直負責籌措白桿兵的被服和船隻,聽說金華大旱,便傳書與他,這是他給臣的回信,今日凌晨纔到的。”

    松江府大抵相當於現在的上海市,不同於後世的商業中心,這個時代的上海市以種植棉花、紡織加工爲主產業,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產業集羣了,在大明有衣被天下的美名。

    劉慧明給文逢吉搞了個上海縣的知縣的官當,一來是爲了讓他在那裏籌集軍資,二來是想把崇明島闢作水師基地,控制海運。

    崇禎伸手接過信箋,艱難地把剩下的部分看完,看到最後忍不住罵道,“混賬,都是爲富不仁之輩,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裏了。”

    劉慧明和王承恩早已習慣了崇禎的咆哮,朱之馮卻嚇得如篩糠,匍匐在地上就像在躲避地震一樣,“陛下,保重龍體啊。”

    崇禎把信往他面前一扔,冷冷地道,“你自己看吧,百姓的田產都快被他們侵吞完了,你還想着勸解他們放糧,當真是書生之見。”

    朱之馮哆哆嗦嗦地撿起信紙,首先告了聲罪,才仔細閱覽起來,等到讀完,也已汗流浹背,面若鍋底了。

    劉慧明道,“這些災民若不能及時得到安置,只需要一個有威望的人站出來振臂一呼,就會變成亂民,江浙乃國家最爲富庶之地,乃是賦稅的根本,可亂不得啊。”

    朱之馮默默地點了點頭,江南有多重要,不需要任何人提醒。

    劉慧明見他認可了自己的觀點,接着道,“救災就像打仗,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老大人不瞭解當地的情況,對災情一無所知,所想的策略難免有失偏頗,現在有了一手信息,不如再好好思量思量。”

    朱之馮思索良久,最後才緩緩地說,“只有儘快運糧入浙才成,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劉慧明道,“前天早朝我向皇上推薦了集中高產作物,你去了之後也要抓起來,雖然已經立秋了,但還可以搶種一茬土豆,三個月就有收成,到時災情自解。”

    崇禎也道,“朱卿可在江南試種番薯、玉米和土豆,待來年有了收成,可解部分種糧到京,朕再推廣全國。”

    朱之馮鄭重地行了一禮,躬身道,“老臣定不辱命。”

    劉慧明道,“老大人離開江南已有十年,不熟悉江南現在的情況,以後的信息,我會抄送一份給你,讓你在到達浙江之前對當地有一個大體的瞭解。”

    朱之馮發自內心的歡喜,連忙道謝,“如此,下官感激不盡。”

    劉慧明仰頭看着房梁,盤算了一會兒,“湖廣的糧食應該已經啓程了,有可能比你還先到。”

    朱之馮喫驚不已,“此言當真?”

    崇禎也問道,“愛卿果真已籌集好了糧草?”

    劉慧明點點頭,道,“二十九日早朝一結束,臣就飛鴿傳書給夷陵知州張達中,今天是八月初十,想必他已經收到信了。張達中此人做事穩妥,定然已經備好糧食。”

    崇禎呵呵笑道,“愛卿行動之快捷,滿朝無出你之右者也。”

    “臣做事最講究效率了,一直都是雷厲風行的。”劉慧明看了朱之馮一眼,道,“大明的官員有一個很大毛病,就是愛拖延,出個差還要告別親友,做個踐行宴,實在太耽擱時間了,要是臣去浙江的話,絕對用不了一個月,最多二十天就能趕到。”

    “你說得對!”崇禎若有所思,道,“記得有一年東虜扣關,朕以張元佐爲兵部右侍郎鎮守昌平,以魏國徵爲內襯提督鎮守天壽山,國徵當日就趕到了天壽山,張元佐三日還未出府門,你說攤上這樣的臣子,朕有什麼辦法!”

    劉慧明哈哈大笑,拱手道,“服了,服了,真是服了!”

    朱之馮聽得尷尬不已,張元佐和他是同年,兩人關係一直都很不錯,沒想到現在卻成了皇上和閣老眼裏的反面人物了。

    劉慧明道,“我這人最煩拖延症了,掌管兵部以來第一把火就是治他們的拖延症,這一個多月下來,已經大爲改觀了。”

    崇禎道,“你現在入了閣,朕希望你也能好好治一治臣子們的拖延症。”

    “那是當然!”劉慧明又看了一眼朱之馮,道,“這不就從朱老大人身上開始了嗎?”

    朱之馮誠惶誠恐,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說了會兒閒話,抽了一鍋煙,劉慧明又把話題拉了回來,“這次調糧,不是以官府的名義運送的,而是以商社的名義送的。”

    “商社?”朱之馮再次驚倒,不可思議道,“商社去賑災?”

    “對啊!”劉慧明肯定地說,“我已令惠民糧社和羣益糧社分別運送糧食到浙江開分號,再加上賑災糧,金華的糧食必定大爲增加,到時再讓兩家糧社與當地的糧社打價格戰,就可以把糧價拉下來了。”

    崇禎不解地問,“何爲價格戰?”

    “價格戰嘛,簡單來說就是比誰賣得便宜!”劉慧明解釋道,“我已令兩家糧社永遠以市場價八折的價格出售糧食,到時就看金華的糧商跟不跟了。如果他們也降價,我們就在他們新的價格基礎上再打八折,如此一步步把價格拉到正常水平,讓老百姓受益。”

    朱之馮問道,“爲何不直接降到百姓可以接受的價位?”

    劉慧明笑了笑,“倘若從十兩直接降到二兩,當地富戶直接出手把咱們的糧食都買下來怎麼辦?”

    崇禎也想問這個問題,聽到劉慧明的解釋仍然不太明白,“難道降到八兩他們就不會全部買下來嗎?”

    劉慧明雙手一攤,坦然道,“那就看是他們銀子多還是咱們糧食多了。”

    朱之馮道,“臣定不會讓無良商賈胡來。”

    劉慧明笑道,“他們真要買也不犯法,朱老大人可不好治他們的罪啊。”

    朱之馮怒道,“難道任由他們胡作非爲嗎?”

    崇禎也道,“萬一他們不跟呢?”

    劉慧明道,“那就再降價,降到七成、六成,甚至五成!”

    朱之馮道,“若是此刻他們又跟進了呢?”

    劉慧明想了想,“或許可以想點兒其他辦法,比如限購,每日只能買五斤糧食,或者只能用大有錢莊、匯豐錢莊和崇信錢莊的銀票來買等策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