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妖僧 >第170章 川鹽濟楚
    食鹽的問題一直沒有引起他的注意,因爲他的食物都是鹽味兒十足,甚至有點兒齁了,他從沒想過軍營你士卒根本喫不起鹽。

    在這個時代,食鹽堪比後世的房地產,其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買不起房子可以租房子住,沒有鹽喫人就會沒有力氣。朝廷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在鹽上面加派了各種稅費,導致食鹽從鹽丁到鹽罐加價了百倍不止,很多老百姓沒有鹽喫只好從茅廁裏回收,要多噁心有多噁心。

    在場的人以說起喫鹽的問題紛紛往外倒苦水,劉慧明聽得頭疼不已,他突然問問馬祥龍,“咱們現在一斤鹽供多少人喫”

    他老婆是心血管科護士,對喫鹽的問題很重視,因此對於每個人每天喫多少鹽,他耳濡目染之下早已一清二楚。

    馬祥龍想了想道,“暫時沒統計,目前還是按照出川時規定的額度取用,每天五十斤。”

    “七萬人每天喫五十斤鹽”劉慧明愣住了,他想起了前世的標準,好像成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得超過六克,最低是兩克。現在的一斤差不多是六百克,這麼算下來每個士卒每天不到一克鹽,比國際標準低得太多了。

    況且現在的鹽是淡黃色的,又苦又澀,不像現代的鹽都是純白的,純度又很低,一斤鹽能能有七成純鹽就不錯了,這麼算下來每個人每天的鹽攝入量只有零點三克,太低了,還在太低了。

    想明白後,劉慧明開口道,“以後咱們一斤鹽供五十人喫,也就是說咱們現在一天要消耗一千五百斤鹽。”

    按照這個標準,每個士卒每天的鹽攝入量在八九克之間,完全可以滿足他們每天的運動量了。

    馬萬年問道,“這有什麼說道嗎”

    “嗯,一個人每天食用多少鹽都是有定量的,多不得,少不得”,劉慧明解釋道,“少了士兵沒力氣,多了容易頭暈。”

    他不好說高血壓,只好把高血壓的症狀說出來糊弄他們。

    馬萬年將信將疑,“原來還有這麼多說道啊。”

    劉慧明點頭,“暫時就按按照這個標準執行,五十個人分一斤鹽,以後每個伙食團就按照這個標準領取,不得打折扣。”

    劉慧明一邊訓話一邊把頭轉向了秦輝明,秦輝明忙點頭應承,他現在是大總管,責任重大,劉慧明必須把他盯緊了。

    軍隊的喫鹽問題都這麼緊張,老百姓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每天十五石鹽的消耗量還沒算上襄陽的百姓,一想到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劉慧明就一陣頭痛,在他的記憶裏,湖北湖南都是不產鹽的,主要靠淮鹽接濟。

    但因爲戰爭原因,歷史上有兩次川鹽濟楚,第一次是太平天國時期,因爲太平天國盤踞在江南一帶,淮鹽運不上來,清政府只好從四川調鹽,這也極大地推動了四川鹽業的發展。

    第二次川鹽濟楚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小日本佔領了華東,湖廣人又沒鹽吃了,四川的井鹽再次揚威湖廣。

    劉慧明提前兩百年提出了川鹽濟楚的策略,長遠來看雖然是好的,但是現在軍營裏只有幾百斤鹽了,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淮鹽運不進來,川鹽又被流賊佔據了,劉慧明一時不知道去哪裏搞鹽,只好問道,“咱們還有其他地方購鹽的渠道嗎”

    馬祥龍爲難地道,“大明現在所有的鹽場都在沿海,除了淮鹽最大,就只有滄州鹽場了,其他地方都小的很。”

    “那就只能從鹽販子身上想辦法了”,劉慧明想了想,“咱們先成立一個鹽社,先購鹽解燃眉之急,不論用什麼手段必須搞到鹽,必要的時候可以動用軍隊。”

    “好”馬萬年一拍桌子,“子龍,你這就給世叔寫信,一定要把川東的鹽場掌握在手裏。”

    謝鳳武忙答應了,“川東有云安、大寧、溫湯井、長灘四大鹽場,我都一一拿下來。”

    “好”劉慧明仔細回憶了一下,雲安鹽場不用說了,就在雲陽縣雲安鎮,是川東第一大鹽場,現在轉行爲雲陽鹽化仍然是個不錯的國有企業,他有個鄰居就是鹽場的工人,可是他們全村人羨慕的對象。

    大寧就是現在的巫溪縣,大寧鹽場也是了不得的大鹽場,只不過道路南行,沒有云安鹽場那麼方便。

    溫湯井就是現在的開縣溫泉鎮,長灘鹽場在萬州區長灘鎮,這兩個鹽場規模較小,但只要經營得當,一樣會成爲他的搖錢樹。

    商議已定,爲了保險起見,劉慧明還是決定派兩營人馬到川東去搶鹽場。馬萬年起先還有些擔憂,但在場的人都很贊同,他也不好反對了。

    喫鹽的事情告一段落,劉慧明望着在場的所有人,問道,“還有什麼問題”

    還是馬祥龍站出來稟報,“咱們士卒還缺棉襖,現在五萬大軍把死屍身上的衣服都扒光了也才湊齊三萬套棉襖,很多新兵都只能兩人穿一件,工兵和輜重兵更是五人穿一件。看這天陰沉沉的,過兩天可能又會下雪,沒有棉襖不知道會凍死多少人。”

    真是步子邁大了會扯着蛋啊,劉慧明事先根本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乍一聽居然被問住了。

    馬萬年問道,“這些新兵以前都是北方的流賊,他們在北方是怎麼過冬的”

    馬祥龍道,“流賊也缺棉襖,平均五個人才有一件棉襖,流賊前段時間不知凍死了多少人”

    謝鳳武插話道,“北方那麼冷,這可能也是流賊南下的原因吧。”

    劉慧明問道,“那左良玉呢,他們的人是怎麼過冬的”

    一個團長發言道,“不打仗的時候就在營房裏烤火,只有出去的時候才穿棉襖,他們都是輪流出去的。”

    “哦,懂了”劉慧明哦了一聲,難怪他們不訓練的,連棉襖都沒有,還怎麼訓練

    可惜自己不行啊,自己的人都是老兵油子,必須全員全天候地訓練打磨,不然這些人永遠只能打順風仗,一遇到逆風局很可能會崩潰甚至倒戈。

    劉慧明的要求高,耗費自然也高了,而現在所有的問題同時壓在他身上,讓他突然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想起了夷陵新成立的被服廠,劉慧明忙馬祥龍,“夷陵的被服作坊沒有送被服過來嗎”

    馬祥龍道,“前天送了五千牀棉被、八千件棉襖,算上這些才三萬套。”

    “不錯啊,才這麼兩天就生產出了這麼多東西,嗯,很好”劉慧明讚了一句。

    馬祥麟嘿嘿地笑了兩聲,這些東西都是荊國光抄家來的,被服廠做的是無本的買賣,當然有效果了。

    劉慧明心知肚明,也不好多說,搜腸刮肚地想了想,除了四處購買之外也沒有好辦法了,只好耍無賴地道,“我這裏只有銀子給你,你自己去想辦法吧。”

    說完就笑了,繼而全場的人都笑了。

    馬祥龍無語之極,也只好尷尬地笑了起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