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五代河山風月 >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
    “這次又要去嗎.......”

    史從雲安慰:“這次沒有危險。”

    趙侍劍只好點頭,“這些事我不懂,我還以爲你不用去呢。”

    “那些驕兵悍將,我不去鎮不住,我怕他們做出些爛事來。”史從雲抱着趙侍劍亂親。

    小老婆嫌棄的推開些:“口水,你說正事呢。”

    “現在的局面可不容易,死了那麼多人,消耗那麼多錢財糧食,纔有當下局面,北面遼國也被收拾了,這是一個窗口期,機會難得。”

    說着他已經把漂亮老婆抱起來放在腿上,“我才大概就是十年的時間吧,十年.......”

    “這十年我必須把蜀國,南漢,南唐,吳越都收拾了。看起來很長,可其實沒多少時間,我很着急,算下來差不多兩三年要收拾一個國家。”史從雲道。

    “這個頻率太快了,百姓和國家不能承受也是個大問題.....”

    趙侍劍沒說話,安靜的聽他講述。

    史從雲很擔心這個問題,北方遼國開疆拓土階段結束,轉向內部發展上升期,這樣的遼國不會給他們太多時間,大國的可怕之處就是這點,它能恢復,想完全打垮十分困難。

    殺五萬人確實傷筋動骨,但不足以瓦解遼國,遼國從唐朝一個羈縻州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征戰途中像這樣的損失也不是沒有,都能通過休養生息調整過來,繼續南下劫掠,繼續攻城略地。

    所以不能等,可短時間內要全部蕩平南方各割據政權戰爭就太多太頻繁,會讓百姓受不了。

    他最希望的還是那些割據政權能看清形勢,該投降的早點投降,然後整合實力,全力對付北方。

    人們都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每次分合都是血流成河,亂像滿地,死者不計其數,代價十分殘酷的,但爲什麼還要統一呢?或說爲什麼中國總是這麼獨特的的循環呢。

    統一是大勢所趨,其意義在於地理位置決定了不統一就無法對付強大的外部威脅,但每次外部威脅消失或者削弱之後,向心力減弱也就開始分裂了。

    中國的位置可不像歐洲和許多島國,有海洋阻隔,有內海,有沙漠分隔等等天然的保護。

    所以中國這片土地上很多時候一場大戰的規模,就遠不是其它地方可以比的,道理很簡單,地理決定的,陸地相連,沒有內海、凍土、龐大沙漠等保護,大規模的兵力陸地投送成本可以接受,戰爭也就空前殘酷和大規模。

    別說是海,哪怕燕山之北如果有一個大湖或者大河,讓北方遊牧民族想要南下必需要造船渡河,那大規模的部隊南下就會難上加難,耗時耗力,南方壓力會大大減輕。

    當然那樣的後果也可能導致南方會因此內戰不斷,難以統一,沒有強大的外敵威脅,那整合力量統一對敵也就沒必要了,也難深入人心。

    而當下整合天下,就是首要。

    ........

    一月底,大軍已經準備好開拔。

    卻還沒想好藉口,史從雲準備故技重施,讓樞密院找幾個蜀地“老鄉”來告狀,然後再讓太后下詔,爲救民於水火,興正義之師。

    但一天下午,史從雲纔在宮裏和符皇后一起處理完政事回來,家裏人告訴他來了客人,說是蜀地來的,有要事要稟報他。

    史從雲詫異,隨後召見。

    來的是的三個人,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見他之後接連跪拜,隨後小心翼翼從懷裏掏出一刻臘丸呈送。

    旁邊侍衛接過送到史從雲手邊,史從雲讓他打開,裏面居然是一封蠟封的摺疊書信。

    他仔細看了幾眼,慢慢回味過來,這居然是後蜀國主孟昶寫給北漢的書信,內容是邀請北漢一起出兵,南北夾擊大周。

    史從雲又驚又喜,開口問:“你們是何人?”

    最中間的人開口:“回稟秦王,某趙彥韜,興州順政(今陝西略陽)人,是興州義興軍禆校,當年隨先帝入蜀的。

    左邊這位是蜀國興國軍討擊使孫遇,右邊這位是同僚楊蠲。”

    “哦,你們既然是蜀國人,怎麼想到來我這。”史從雲問。

    三人一臉憤慨:“之前國中宰相李昊向國主建議,大周強勢,連年百戰百勝,秦王連契丹人也不是對手,提出去皇帝名號,向大周稱臣納貢,免去蜀地兵災。

    可國主手下有個奸人,力勸國主與大周交戰,還派我等北上聯絡北面漢國,要南北夾擊大周。

    我們幾個本來就是北方人,最明白北漢不過屁股大的地方,全靠契丹人撐腰,契丹人都不是秦王對手,他還自以爲聯絡契丹人的一條狗北漢是什麼妙計?

    我們去了豈不是取死之道,所以特來向秦王告發........”

    史從雲頓時明白來龍去脈,隨即哈哈大笑道:“媽的,這些老子出兵可算有理由了。”

    隨即好奇的問,“誰出的這主意?”

    “知樞密院事王昭遠。”

    “王昭遠.......”史從雲仔細思索,這個名字他沒聽說過,但知樞密院事那就是總理一國兵事,樞密院在五代十國這個誰拳頭大誰幹老大的時代肯定是最重要的部門了,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三省。

    因爲它管理的一國軍機大事,以前是兵部乾的,但五代十國打仗太多,兵部規格太低,反應不夠了,所以直接以和三省同級別的樞密院來主掌兵事。

    按理說那應該是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纔對,總理一國軍機大事啊,怎麼他一點印象沒有呢?

    “是個什麼人物?”史從雲問。

    說到王昭遠,三人臉色上都是不屑之色:“回稟秦王,就是個和尚。”

    “和尚?”史從雲更驚奇,和尚還能當樞密使。

    “他以前是和尚。”孫遇連解釋:“他以前是和尚,後來投靠東都僧人知諲爲童子。

    先帝入蜀之後,賞那些和尚喫飯,王昭遠被先帝看上,留下侍奉國主。國主繼位之後就讓他管樞密使。

    我們這些人跟着高祖一路殺來,得的官位俸祿,他一個蜀地人什麼都不幹,居然當上樞密,還亂出主意,讓我等送死........”

    幾人越說越氣,史從雲卻聽出點門道來了,這三人特意強調王昭遠是蜀人。

    心裏對這次伐蜀更有信心。

    於是安排人帶他們三個下去,帶他們去喫飯,去軍中安頓下來,要讓他們作爲伐蜀的嚮導。

    ......

    當年趙匡胤伐蜀時下了一個命令,叫爭取北人,史從雲一直覺得老趙做得不好,那蜀人也是人,你爲什麼只爭取北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