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五代河山風月 > 299、坤寧宮的愁緒
    五月中旬,天氣回暖,史從雲也準備回京了。

    數萬大軍將士各個都盆滿鉢滿,不過要帶回大梁也是件辛苦事。

    史從雲則準備乘船走水路回大梁,費氏對此事堅決抵制,死也不願和他乘船,因爲她本就被以不敢乘船的理由留下的,這時候如果乘船豈不是打自己的臉,還讓天下人疑心。

    史從雲則很強硬,要求她一起走,反正他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就是逼費氏的,逼她留在自己身邊,逼她自曝,好斷了她一直想回孟昶身邊的念想。

    那些送行孟昶的百姓也好,這老是想着回孟家的費氏也好,都令他很不爽。

    費氏自然沒辦法,哭了一場也鬥不過他,只好乖乖上他的大船。

    陸上的撤軍則由邵季負責,帶領一萬七千人的主力走北面陸路退回大梁。

    一切都因周密的安排而井然有序。

    在他走之前,蜀地關於黑龍出江的傳說已經非常廣泛了,史從雲沒問也知道是孟玄喆散佈的。

    心裏想,這孟玄喆腦瓜真是好使,這傳言編得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地方選得很講究,鳳凰山畔嘉陵江,當年武則天、唐高宗就傳言在那鬧祥瑞的,又是龍又是鳳凰的,當地人和屬地人多少都知道,信不信且不說,那地就有玄學的氛圍和基礎。

    再者一個好的流言要能傳播開,就要讓參與傳播的人有共情,而不是乾巴巴的硬去推。

    孟玄喆這點上就很高明,五月初江裏出來龍,導致江水暴漲,巨浪滔天等等。

    這話一說出去,不少人都會覺得有理,即便他沒真見到龍,但感覺水確實漲了,那幾天風浪也大,就會下意識覺得有理,津津樂道,越傳越關。

    至於漲水和惡浪,五月初整個蜀地大多數地方都下了大雨,那可不得漲嗎......

    孟玄喆抓住這個機會,一下就把流言非散佈出去了。

    至於如何解讀,那可太多了,這年頭娛樂單一,茶餘飯後的談資就是人們最大的娛樂。

    不過整個成都只要稍讀過書的,都是衝着他來的,議論紛紛,不絕於耳,甚至還有和尚道士或者一些隱士神祕兮兮的來求見他,說是看破天機,想與他一談。

    他們打得主意史從雲也清楚,作爲二十一世紀的五好青年,怎麼可能會相信這個,再說這事都是他手下人去辦的。

    不過史從雲也是老油條了,不相信歸不相信,但並沒有拒絕,一一接見讓他們神神叨叨說了半天,然後賞賜一些錢財打發走,他需要這些人幫他輿論造勢。

    這個異像大家都各說各的,但其實都根本不用怎麼解讀,有學識的人都明白這事的意思。

    黑龍出水,飛向北面,黑、水、北方,任何人都會想到秦朝。

    古代講究五行學說,所以便衍生五色,五方位等等。

    秦崇尚五行中的水,五色屬黑,五方屬北,黑龍從水中而起向北飛去,都在指向秦王,現在天下大名鼎鼎的秦王只有他一個。

    一些讀書人,百姓乃至士兵都議論紛紛,覺得這是上天在預示着什麼。

    古代的國號是有定數的,除了皇子一般以封號地名來繼承,漢朝因爲劉邦非封在漢中爲漢王,便建立漢。唐朝因爲李氏轄地位於古唐國,封唐國公,立國就爲唐;宋朝因大梁附近原本是古宋國,趙匡胤拜宋州歸德軍節度使,立國號爲宋。

    即便是漢朝之後的南北朝亂世,五胡南下,這個規則依舊被遵守。

    後來的遼、金、元等因爲是北方南下,並沒有封號,只能自己取,而隨着金、元等王朝崛起,這套規矩才被完全打破,特別是元朝之後,明、清都是如此。

    這個過程也是傳統中國對北方影響力逐漸減弱,甚至被壓制的過程。

    但那至少是三四百年後的事,此時天下人依舊對這套從漢朝開始逐步構建起來,通行千年的神聖價值十分認同,大家心裏都是默認的。

    史從雲目睹這些天的變化,心裏也十分高興,事情進行的比他想的順利。

    而且因爲距離產生美,秦在這個時代所代表的意思也在逐漸改變。

    就好像漢朝反思秦朝的教訓無論是史書還是文章,九成以上都是批判;

    如今的人反思唐朝的教訓也十有八九也是批評。

    人是無法跳出時代看問題的,需要時間的沉澱。

    歷經漢,魏晉南北朝但到唐朝,五代,人們對秦朝的看法也開始改變,開始逐漸肯定秦朝的貢獻,變得臧否不一,覺得秦朝的罪孽毋庸置疑,但他們的不少思想也是可取的,貢獻需要肯定。

    也像千年之後的人們,也開始回溯唐朝的輝煌和成就一樣。

    自從黑龍出嘉陵江的事情出現之後,坊間也有不少人開始議論,如今秦王會不會如當年的秦王一樣一統天下,結束亂局......

    .......

    他走的那天早上,成都大小官員和不少百姓都到江邊送他,這下史從雲心裏平衡了,叮囑他們在蜀地要勤政愛民,注意身體之類的客套話之後便山川了。

    隨後帶着小黃花,費氏上了船。

    從蜀地要到大梁的水路很遠,但走起來並不費時。

    李白就寫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來形容三峽水道行船之快。

    不過史從雲之所以不敢耽擱,還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手下將士的積極性太高,史從云爲了兵變讓他們去各要地駐守準備。

    原本向着給他們一個月時間,結果沒多久,各地都派人來回信,表示已經按照他的安排到達指定位置扼守要地。

    出來北面的關北益津關以北之地還沒動靜,因爲太遠,其它地方都派人回信了,動作之積極,令他大呼意外。

    五月中旬,劉清川,李谷,閭丘仲卿,趙侍劍,王仲,符昭願也連名給他來了書信,說大梁已經準備妥當,王仲已經控制京城內外駐軍,讓他可以方向東歸。

    如此他也不能拖下去了,這種事越快越好,最好乾淨利落。

    .........

    坐船的日子還算舒坦,第一次見到周軍高大的齊雲戰艦,小黃花完全驚呆了,興奮的在上層甲板來回看。

    她在山裏長大,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大傢伙。

    史從雲也不是第一次乘坐周軍的這種戰艦,不過也感慨這個時代的工匠實力。

    這種大木船能做到六七百噸左右的排水量,在如今肯定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而且遠遠拉開世界其它地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