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

    但凡王朝更替,總會有無數的白骨爲其鋪路。即便沒有在作戰中死去,也難保因爲尾大不掉、功高難賞而被君王忌憚。

    但是一位已經76歲高齡的老臣回家養老,每天耕田種地,卻還是被皇上下令滿門抄斬,這樣的事情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這是怎麼回事呢?背後又有着什麼樣的原因呢?

    君臣相遇

    元朝末年,各地豪傑因爲不滿元朝政府殘酷剝削的統治政策,紛紛揭竿而起。

    那時,在各地聲勢浩大的義軍中,誰也不會注意到一名小小的義軍頭領,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傢伙,開創了一個瑰麗壯闊的大明王朝,他就是——朱元璋。

    那年的朱元璋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義軍頭領,但是那年的李善長卻已經是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謀略家了。

    那一年,朱元璋領兵攻打到滁州,在滁州的李善長敲開了朱元璋的寨門,慕名來投。

    朱元璋大喜過望,連忙拉住李善長,兩人就像多年不見的老友,相談甚歡。

    良久,朱元璋終於問出了那個自己一直想問的問題。“先生,天下何時方定?”

    李善長微微笑道,道出了朱元璋有效仿漢高祖之意。

    朱元璋心下一驚,自己當時還只是郭子興軍中的一個將領,然而眼前的這個人卻已經一眼看破自己的心思。

    李善長繼續陳述,道出了劉邦的三個優點:其一生性豁達;其二知人善任;其三不胡亂殺人。

    李善長這段話真是說進了朱元璋的心坎裏,別看他平時在郭子興面前義父長義父短,一副做小伏低的樣子,可是骨子裏誰不想號令天下。

    偏偏眼前這個人告訴他,天下一定會統一,而且還會在你的手裏得到統一。朱元璋當即就心潮澎湃了,他把李善長調到自己的身邊,今後所有重大的政務,都會詢問李善長的意見。

    李善長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史書上說,他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但是卻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與謀略。

    當朱元璋帶領徐達、常遇春等人,在前面攻城拔寨的時候,所有的後勤保障幾乎都壓在了李善長的身上。

    不僅如此,隨着朱元璋的名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義軍開始投奔於他。不過這些人裏邊良莠不齊,有的確實很有才能,而有的只是餓的受不了,想在義軍裏混口飯喫。

    李善長經常觀察這些人的能力,發現確實有才幹的,就舉薦給朱元璋任用,凡是李善長舉薦的人才,朱元璋沒有不滿意的。而這其中就有改變了李善長晚年命運的——胡惟庸。

    不僅如此,李善長對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當時朱元璋的義父郭子興,看着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大,害怕有一天自己會壓不住他,於是不斷找機會削弱朱元璋的兵權。

    而李善長作爲朱元璋集團的第一謀臣,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郭子興就想把李善長招攬進自己的軍中,並承諾會重用他,“只要朱元璋能給你的,我絕對只會多不會少。”

    這種時候如果是一般人,眼見自己的上司勢力不行,而更大的長官向自己拋出了橄欖枝,肯定會動心。

    但是李善長非常堅定地告訴朱元璋,“我絕不會棄您而去的”。這不僅僅是爲了報答朱元璋對他的知遇之恩,更是因爲相比較朱元璋而言,郭子興能做個守成之主都是富裕了,君主渴望人才,而人才也在渴望有雄才偉略的君主,所以這對君臣也是在互相成就。

    位極人臣

    經過此事,朱元璋更加倚重李善長,無論是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還是在與張士誠決戰的過程中,李善長都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即皇帝位。論功行賞時,他也給了李善長至高的榮耀。在當時受封公爵的六個人中,李善長排名第一。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對着羣臣說,“李善長雖然沒有在戰場上立過軍功,但是他跟隨我的時間很長,論功勞和地位,他可以和漢代的丞相蕭何相比。”

    對於朱元璋來說,李善長雖然不像湯和等人和他相識於微末,但在反元起義的過程中,李善長多次爲其出謀劃策,有李善長坐鎮後方,朱元璋作戰從來沒有後顧之憂,多年來他們的情誼也是亦師亦友。

    所以在受封時,朱元璋也給了李善長在所有文臣武將中最大的榮耀,像免死鐵券這類皇帝用於賞賜臣子,無上光榮的器物,朱元璋一下就賞賜了兩個。

    這代表着只要你李善長以後不做謀反的大事,無論你犯了何罪都可以免死兩次,你的兒子也可以免死一次。

    但是當時在朝堂上風光無兩的李善長不知道,這兩道免死鐵券恰恰成爲了他以後全家的催命符。而且當一個人走到頂峯的時候,恰恰就是從下坡路的開始。

    告老還鄉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他的身份地位就和過去不一樣了。之前他是這幫兄弟們的大哥,可以和李善長促膝長談,可以和湯和、徐達醉酒談天。

    可是如今他已經是皇帝了,皇帝是沒有兄弟和朋友的,皇帝只有臣子。朱元璋已經擺正了自己的位置,遺憾的是李善長並沒有擺正。

    當時權勢達到頂點的李善長,儼然已經成爲了全體文官的首領。只要有人敢冒犯他的權威,立馬就會遭到罷黜,甚至當時的劉伯溫也不得不避其鋒芒。

    有一次劉伯溫和李善長在制定法令的時候,兩人意見產生了分歧。劉伯溫同樣是跟隨朱元璋的老臣,論地位其實並不在李善長之下。

    按理來說兩個人意見有分歧,應當擺事實講道理,最後稟奏皇上做最後的決斷。但是李善長覺得劉伯溫怎麼能夠當面反駁自己,當即就對劉伯溫破口大罵。

    在當時的朝廷中還沒有人敢和李善長對着幹,被李善長罵了一頓的劉伯溫回到家裏越想越不安,害怕李善長將來會對付自己,趕緊就請朱元璋讓自己告老還鄉。

    面對李善長的跋扈,朱元璋雖然表面上沒有什麼動作,但實際內心對他已經是相當不滿。甚至朱元璋也曾經正告過李善長,“一個臣子一定要時刻提點着自己,要是什麼事情都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來,是會有大麻煩的。”

    一直以來跟隨朱元璋的李善長,當然能聽懂皇上的言外之意。他當然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皇帝給的,但是他還是認爲即便皇上不顧念這麼多年的君臣之情,也要依靠自己的能力來治理朝政。

    但他不知道的是,任何人只要權勢大到一定地步,讓朱元璋感到不痛快,一旦下起手來可是毫不留情,哪怕是他李善長也不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