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快?”

    陳遠有點意外。

    雖然這事高昌之戰還沒打響的時候就在說了,可他覺得怎麼着也得等上一兩個月。

    不曾想剛回李二就說朝中準備對高句驪動手了。

    關鍵這事還不需要理由,因爲東征高句驪是十分名正言順的事情,這一仗前隋煬帝沒打贏,致使山河破碎,無數關中子弟屍骨難返,被高句驪人累成京觀,作爲繼任者,大唐早晚要打這一仗。

    這也是歷史上李二念念不忘的一仗,打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威名與豐功偉績,更是民族的氣節與骨血。

    那些由戰死兒郎屍骨累積起來象徵炫耀武功的京觀必須拆除,那些久埋苦寒之地不得魂歸故里的英魂必須迎回。

    李二面色嚴肅:“不快了,此去遼東山高水遠,而遼東苦寒,十月即飛雪,若不盡快動身,便只能等下一年。”

    陳遠點頭:“那此戰的目的是?應該不會是想畢其功於一役吧?”

    高句驪跟高昌還是不一樣。

    相比幾乎就是平地的高昌,高句驪崇山峻嶺拱衛,地勢上就複雜很多。

    這便提供了足夠的縱深,也爲利用對地勢的熟悉打持久戰提供了條件。

    前隋舉國之兵之所以沒能打下來,以致山河破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地勢。

    而地勢之外,高句驪的國土面積,人口,綜合國力,乃至常年與大唐作戰養成的戰鬥力,都不容小區。

    可以說跟高昌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

    李二又笑起來:“自然不是,當今陛下雖然求勝心切,恨不得立馬踏平平壤,卻還不至於輕敵到這種程度。

    所以這次的目的,就是去放個大炮仗,嚇唬嚇唬,說到底,能引起敵人的重視,讓敵人加強防備,本身也是一種勝利。”

    戰爭的形式有很多種,很多時候看似沒有真正打起來,其實也是一種形式的打。

    就好比這大老遠過去放炮仗,看上去沒什麼卵用,實際會打擊高句驪的士氣,同時爲了應對,高句驪也必然要調動人馬物資,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

    這樣無形中就消耗了高句驪方面的精力體力與國力,是一種看不見的勝利。

    這一點現代戰爭也是一樣,看似沒打起來,可飛機飛起來要錢,戰艦開起來要錢,很多時候稍微一點動作,都是對敵方的消耗。

    陳遠笑道:“那就好,只要不是想着一戰定輸贏就行。”

    說完想了想,又提議道:“一路是放,兩路也是放,既然遼東都去放了,那不如干脆再派一支,出海直接到平壤去放。”

    “出海直接去平壤放……”李二捋須:“是個好想法啊,一路是放,兩路也是放,相比遼東,平壤放起來還更加安全一些,作戰時間也可以更長。

    以山東沿海的氣候,完全可以駐紮一支船隊,屆時去的次數多了,恐怕不用升空轟炸都能讓高句驪心驚膽顫,疲於奔命。”

    很爽。

    高句驪版圖也是很大的,大半個遼東都被其佔據,這樣陸路想要進攻就極爲不易,需要慎重挑選時間。

    不然一旦拖延到遼東降雪,便不退也只能退。

    歷史上李二數次東征,儘管每次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卻終究沒能完全打下來,就是因爲這個。

    海路卻沒那麼麻煩。

    走海路,煙臺威海一代過去就是平壤,儘管這也代表不了什麼,真正想要滅國還是需要以陸路爲主,可過去放個炮仗,嚇唬嚇唬,那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以山東沿海的氣候,完全可以組建一支船隊,經常性的去嚇唬。

    不但嚇唬平壤,還能嚇唬整個環渤海一代,這要去的次數一多,鬼都受不了,對高句驪國力和士氣的打擊也非同小可。

    於是就這麼定下來,兵分兩路,水陸並進。

    也不需要多少人,遼東方向本就有駐軍,以爲依託去個千多人就夠了,反正都是看戲。

    水路方面也差不多,船隊從長安出發,走渭水入黃河,直接抵達渤海,配上手榴彈這些,也不需要多少人。

    具體怎麼放,也簡單,不求攻城拔寨,但求有效殺傷,有效摧毀。

    直白了說就是往敵軍人堆裏扔,往敵方營地扔,然後糧草,王宮,行政官署,貴族府邸,什麼漂亮扔什麼。

    要是真有不怕死的,陸上也好,海上也罷,該捶捶,堅決不慣着。

    便是按照這樣一種策略,很快兩路兵馬承載着關中父老的期待再出發。

    正好現在瓊州方面也沒什麼大事,李二一說,陳遠便也在船隊差不多抵達的時候,開上直升機,帶上一家老小並一些朝中大員飛往渤海灣。

    這也是高句驪方面萬萬沒想到的。

    高昌滅國的消息傳來,固然引得朝野震驚,但實際上沒人相信戰鬥那麼快結束,唐軍還沒有傷亡。

    沒有見識過火器加空襲戰術威力的高句驪人普遍認爲這是故意放出的假消息,嚇唬人的。

    甚至有人認爲此戰唐軍固然滅了高昌,但其實戰鬥過程艱難,損失慘重,所以才故意這樣說。

    此外,作爲一方強權,深刻明白自己的優勢所在,高句驪方面也不認爲大唐會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發動戰爭。

    尤其在剛剛發動了一場戰爭之後。

    可是戰爭,它的的確確就是來了。

    四十餘艘戰船組成的船隊,載精兵一千,配上等戰馬,其後又跟着後勤糧草,工匠,用了差不多十天時間來到渤海灣。

    之後也沒往煙臺威海一代去,直接就在蓬萊附近的長島區域駐紮下來。

    這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島嶼衆多,風景秀麗,非常適合作爲水師基地。

    於是工匠們開始建設,後勤官員聯絡附近官方協助,而主戰船隊經過短暫的修整後,直接出海,奔赴平壤。

    時間掐得很好,早上出發,天黑登陸,也不搞什麼偷襲,直接駐紮,派出斥候警戒,然後該喫飯喫飯,該修整修整。

    一幫人甚至還在海邊游泳,翻找海鮮,搞起了燒烤。

    到轉天上午,直升機升空,將士上馬,轟隆隆隆,直奔平壤。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