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默默升級,防禦疊滿十億點 >第十三章 補充—落差夢
    他夢到自己正在一個地方喝茶,旁邊放着自己的皮包。

    裏面似乎放着一些重要的東西。

    突然圍過來一些人,坐在他旁邊的座位上,感覺就要偷走他的皮包。

    但他卻莫明其妙地行動遲緩,等到他起身離開後,他反覆地檢查着皮包內的東西,似乎發現皮包中少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夢醒後,他感到莫大的慶幸。

    慶幸這件事不是發生在現實中。

    這個夢與前面“考試的夢”又很類似。

    都是對自己重要的東西視如生命。

    所以,對於這個夢的解釋,我不會再重複前面的工作。

    而只是從另一個極易被人忽視的細節入手——夢中的焦急,與夢醒後的慶幸。

    這樣一種落差感。

    相似很多人都做過一些痛苦的夢,但夢醒後的感覺卻各不相同。

    有的人會延續夢中的痛苦和悲傷,而有的人卻感覺萬分慶幸。

    如果細心一點,就會發現:這種慶幸與痛苦的落差感,在前面的心理分析中已描述過。

    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退行滿足”。

    就像某男孩,總是以父母的感覺和諧爲快樂,以他們的衝突爲痛苦。

    另一個男孩,以上學爲痛苦,以放假爲快樂。

    這些都是“退行滿足”。

    是形成心理症狀最重要的表面成因。

    因爲他們的人格已粘附到外人身上,快樂只能由他們左右。

    所以,外界的微小暗示極易誘發他們的情緒大起大落,形成一種心理症狀。

    既然在前面已經詳細闡述過“退行滿足”機制,爲何又要通過解夢這一方式多此一舉呢?

    這其中蘊含了“夢的動態性”的問題,也就是在前面所說的“自然生長”問題。

    通俗點說:這個夢的“退行滿足”,要高於在前面心理分析中所說的“退行滿足”的水平,越來越接近“正常滿足”。

    如果不仔細觀察,是極難察覺的。

    那麼何以見得這個夢的水平更高呢?

    這個決定水平高低的細節就是:他在夢中行動遲緩。

    在前面說過,一個人害怕失去一樣東西或一個人,但卻偏偏表現得很遲鈍,沒能很好地去守護它(她);是因爲他潛意識中天生的自信——不會擔心這件東西或這個人會離開他。

    就像人對待母親一樣,毫無疑問母親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管一個人走多遠,他都不會擔心母親會離開他。

    這是一種無條件的信心。

    但是,如果一種信心是有條件的,他就會變得害怕失去。

    比如說:你借了別人一樣東西,你就會害怕失去。因爲那是別人有條件借給你的,並非無償贈予你。

    更進一步說:如果本來是無條件的東西,被外界刺激變成了有條件,他就會害怕失去。

    就像父母的愛。

    所以,要把這種愛重歸無條件,纔是唯一的出路。

    而要這樣做就必須恢復他曾經那種無條件快樂與自信的記憶。

    上面這個夢,就蘊含着“無條件的自信”——行動遲緩。

    所以說,這個夢的水平和價值,要比前面所瞭解的“退行滿足”要高。

    實際也是一種自然生長的過程。

    因爲夢醒後,做夢者也隱約體會到了這層意思,所以他的滿足感要更甚於以前的“退行滿足”。

    實際上,這種“退行滿足”,與恐高症者心中的“落差感”是一脈相承的。實際上還是一個“呼吸”的問題。

    因爲做這種夢的時候,往往是鼻子不通、打鼾的時候。

    夢醒後,鼻子呼吸通順了,心情也就好了。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他在夢中反覆檢查包裏的東西。

    這在現實中就是一個“強迫檢查”的症狀。

    對待“強迫檢查”,一般人的看法就是——不可理解。

    他們認爲一件如此微不足道的事,竟然還有人檢查得這麼嚴格?

    強迫症者本人的看法也很厭惡,認爲這樣反覆地檢查簡直就是在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心理醫生的建議一般是:鼓勵他們相信這件事已做得十分完美,不需要再苛求了。

    但是,人們往往會忽視,這種強迫症狀的合理性。

    在前面所過: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背後卻隱藏着至關重要。

    就像對於一位普通人來說,母親是孩子最重要的人。

    但是,他對待母子的暫時分別卻是感覺微不足道的。

    因爲他根本沒理由相信:這種分別會很嚴重。

    如果這種無條件的信心被外界刺激變成了有條件,他自然會看得至關重要。

    所以通過反覆檢查來表達這種重要性。

    如果他聽從外界的意見,還把這件事看得微不足道,就會選擇逃避檢查。

    而逃避的結果就是忽視母親的愛與安全感。

    自然不會快樂。

    當然,反覆檢查不是一種常態。

    鼓勵他們相信這件事已做得十分完美,不需要反覆,也是對的。

    但不如讓他們自己去相信,而非依賴外界的激勵。

    這還是要回到在前面所說的“呼吸”問題。

    強迫檢查者,表面上是在反覆地檢查一樣東西,但注意力從未集中。

    因爲他的呼吸處於一種心因性不暢。

    沒有深入吸氣,瞳孔就無法收縮。

    只有通過“呼吸”,集中了注意,才能真正一次性完成一件事,而又做得毫無紕漏。

    這就是“落差夢”的含義。

    也由此可見,真正的快樂,並非如此輕易找到。

    不只是心理疾患者,很多普通人也沉溺在這種“落差快感”中。

    只是程度較心理疾患者要輕。

    因此,那種“模仿別人的快樂,自己也能快樂”的言論並非十分好。

    但人們往往喜歡以此安慰。

    比如說:正常人都會有憂傷的時候,你要看開點,不要太在意。

    能說這種說法是錯的嗎?

    不能這麼說,有時現實的確如此。

    但如果說是對的呢?似乎也並不甘心。

    其實對錯都無甚重要。

    只有一點——如果過分依賴這種安慰,會讓自己失去自主判斷,而大大限制了自我創造快樂的動力。

    “落差快感”,或者說“退行滿足”的背後,都隱藏着一種容易被人遺忘的記憶——不會過度依賴他人;與生俱來的;自我創造快樂的能力。(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