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默默升級,防禦疊滿十億點 >第四章 僵硬的呼吸
    各位,關於心理與軀體的聯繫,大家想必覺得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人們常常聽到心理影響身體這樣籠統的說法。陌生的是:這種身心之間的聯繫會有極其細緻的闡述。

    大家或許聽過:心理疾病導致身體產生一些複雜而痛苦的症狀,但經檢查,生理結構並未發生病變。比如說一種幻覺痛——如肚疼。

    這種描述大多把身心疾病看成一種“怪物”

    但是,大家可能從未聽過:身體上的症狀是在轉移心理症狀,令心理問題更加直觀形象,有利於身心的治癒;是一種極其隱祕的好轉的跡像。

    比如說一種非生理性肚疼,實際是過度緊張導致大腸的非常態蠕動。

    弗洛伊德說過:大腸蠕動是人類最早的“性”的慾望。

    大腸與排便相關,而排便又與“呼吸”相關。(這在前面已詳細描述過)

    懼怕蛇也是源於對大腸蠕動的恐懼,亦即對“性”與“呼吸”的排斥。(性與呼吸幾近等同,前面章節中有提到。)

    更深一層說:心因性身體症狀是融合了母親在某個時刻的身體疾病,或者所受的外界危脅或破壞;是在喚起患者保護母親的天生勇氣,一種可以掃除一切陰霾的最強大勇氣。

    何以這麼說?

    相信前面的分析已闡述得夠清楚。

    心理疾患者常常認爲他們在不發病的時候,和健康人無異。

    但實際卻並非如此。

    因爲只要現實中突如其來一個打擊,比如說親人的較大疾病。

    足可以令他們瞬間崩潰,而且很有可能無法復原。

    因此,心理症狀、心理症狀引發的身體症狀,只是在提前喚起患者最原始的勇氣和動力。

    如果不知道這一點,只會覺得自己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在前面說過:皮膚的觸覺、呼吸、疼痛……都是心理疾病的終極移形。

    這一章要說的也是一脈相承。

    只是更加細節一些。

    主要是面部肌膚的觸覺。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微笑強迫”

    就是一些人總是強迫自己在別人面前強顏歡笑,以討好他們。

    當這種強顏歡笑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就會形成所謂的“強迫微笑”。

    如果不把所有的分析環節全部串聯起來,“強迫微笑”只是諸多複雜心理症狀中的一種而已。

    但是,實際上,所有複雜的心理問題,都可以集中在一個最細微的表情上。

    這是一個自然生長的過程。

    或者說是一個自然演化的過程。

    如果不經過這個過程,直接來看“微笑強迫”

    是沒多大價值的。

    因爲人們自然會認爲只針對於這一強迫症狀,而不能代表全部。

    而心理分析的目的就是深入淺出。

    把複雜的症狀儘可能還原得真實而簡單。

    那麼,強迫微笑和複雜的心理症狀之間到底是如何轉換的呢?

    要明白這一點,就要先了解強迫微笑與“呼吸”之間的聯繫。

    因爲前面所有的分析工作,都已還原到“呼吸”這一簡單本能上。

    所以說,瞭解心理分析的含義絕不能斷章取義,必須要前後連貫。

    否則根本無法理解心理問題爲何能如此簡單化。

    一個人在強迫微笑的時候,他鼻子兩側的肌膚會變得僵硬。

    僵硬的後果就是把鼻孔壓縮得扁平,吸入氣流的時候就會不流暢。

    如果松馳下來,鼻孔就會還原爲圓通狀態,使氣流的流動變得順暢。

    在前面說過,人最健康的時候就是幼時與母親聯繫最爲親密,而與外界聯繫相對弱化的時候。

    而“呼吸”就是母親的存在。(這種原始的感覺,來源於胎兒在母體中通過臍帶感受母親因呼吸而起伏的腹部)

    所以不必有意去依賴母親。

    所以呼吸的通暢,就是最健康的狀態。

    但是,在前面的分析中,並未涉及到“微笑強迫”這一細節。

    所以,很多人在理解到“呼吸”這層意思的時候,雖然已找回原始的本源快樂,接近康復。

    但還只是一部分。

    因爲他們感覺,呼吸並沒有那些虛幻的理想來得有快感。

    也就仍然存在一部分虛幻的完美理想,成爲抑鬱和強迫的基礎。

    延續到此,大家應該能夠明白:呼吸的快感不足,就是因爲微笑強迫的作用。

    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即使靜下心來呼吸,也會因隱祕的肌肉僵硬,難以達到那種呼吸的暢快。

    更真實一層的意思就是:他還沒有完全記起最初和母親聯繫最爲親密、與外界聯繫相對弱化時的心境。

    那個時候,他是根本不會有強顏歡笑的做作和僞裝。(微上揚面部肌膚)

    也不會微撇下面部肌膚,給人冷酷與抗拒的感覺。

    而是再撇下,直到完全松馳——一份最美好的童貞與認真。

    正是因爲有這份童貞,他纔會對一些小事都很認真地追求,從而不斷獲得快樂。

    而不是像日後那樣,自認超脫;彷彿對一切都看透;變得“無所謂”;而放縱自己;甚至“自暴自棄”;對自己的漠視;失去了追求快樂的動力。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許會有這樣的糾結——強笑會讓人很累;不笑又給人以生氣的感覺。

    唯有面部肌膚的完全松馳,使嘴脣處於一種微張與下垂的狀態。(類似於“目瞪口呆”)——纔是純真與“無辜”的感覺。——不會因不笑而使人誤會自己生氣。

    這也是應對一切“尷尬”、“屈辱”、迴歸自然的方式。——比如在和人爭吵後;或被上司責罵後;再去面對同事。笑也不是,這樣太過勉強;不笑也不是,這樣一下就讓人明白你在爲被罵而生氣,令人更關注你、對你諱莫如深。只能處於一種“僵硬”的“強迫微笑”式狀態。

    但此刻,如果你“目瞪口呆”,就會給人“純真”與“無辜”的感覺,完全不會有、別人也完全感覺不到你有任何不自然和勉強、僞裝;他們也會變得自然。

    這本不應該用機械的文字描述出來,完全是遙遠兒時最純真美好的記憶。

    只不過是針對因喪失這種記憶而導致的“心理疾病”,所作的病因描述。

    這就是“微笑強迫”的含義。

    但是,也不必對自己曾經的做作而厭惡。

    而突然變得對外界很排斥和憎恨。

    因爲這實際上還是對外界的妥協。

    因外界而過份地愛憎,情緒多受外界約束,而令自己的內心難以平靜。

    他們應要明白:這只是自己“呼吸”的問題,與外界關係不甚大。

    只需自我消化與調節便可。

    即便外界反過來嘲笑他的做作,也是無關緊要的。

    最後,還有一個很普遍的問題。

    每當我說到“與母親聯繫最爲親密、與外界聯繫相對弱化,是最健康的狀態”的時候。

    總有人誤解爲這是一種依賴和幼稚。

    甚至於不屑。

    而忘卻了——“呼吸就是母親的存在”。

    “呼吸”是無時無刻存在的。

    不存在依賴。

    還有一種誤解:人們總是認爲“呼吸就是母親的存在”太過玄,難以證實。

    就像曾有人批評弗洛伊德的某些學說很玄乎,無法用實踐證明。

    這種科學的實證主義雖然是值得稱讚的。

    但是,太過死板。

    因爲母親的感覺,是根本不容外人介入和證明的。

    而只能由自我感覺。

    但是,人們對那些“順其自然”、“無我忘我”……抽像之詞反而不說玄乎。

    或許這更容易轉移對母親的正視吧。

    人們總是習慣於顯而易見的東西。

    比如說一個具體的行動方案:多運動,做自己該做的事……

    而對於較深入的記憶邏輯分析,則容易失去耐心,以至於不經思索就直接否定。

    事實上,由內而外的行動,纔是最愉快的行動。

    而且,這也是可以做到的。

    並非一定要依靠“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意志力來勉強行動。(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