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拾破碎的心靈

    再振疲憊的靈魂

    背上樸實的行囊

    阿內終於踏上了南下的行程。

    沒有三五成羣的熱鬧

    沒有談笑風聲的愉悅

    只有樸實的媽媽陪着陰鬱的阿內行走在田間小道上

    媽媽還是那麼疼愛阿內

    就像那時送他上學時一般,幫他揹着揹包,生怕他累着。

    阿內雖然重新振作,但是,正如他心中所想:這種振作只是暫時的。

    或者說是一種意志力的作用。

    就像他用意志力彌補學分一樣。

    只要是爲了父母的尊嚴,即使是死了的心,他也要將它生生復活一次。

    即使他的心靈再想休息,但現實也不得不逼迫他前進。

    即使他再不願意離校,再不願意離家,也不得不離開,踏上陌生的旅程。

    更令他幾近絕望的是:這種離家的惆悵,幾乎已經沒有歸宿的期望與之抵消了。

    心靈的塵垢,即使在家裏,也難以得到洗滌。

    以往,不管多麼惆悵的離別,都會有家的溫暖來撫慰。

    但是,愛情的傷痛似乎是如影隨形的。

    即使在家中,這種陰霾還是存在的。

    沒有人知道愛情對於他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甚至於他連自己也不明白。

    爲何會造成如此難以彌補的傷害。

    連親情都難以修復。

    “阿仔,以後出去了,好好工作。將來在外面買房子,媽媽就可以出來看看了。”

    媽媽把阿內送到鄉村公路上,滿懷希望地對他說。

    對於久居鄉村的媽媽來說,到城裏住住也許是她最大的願望。

    在媽媽眼裏,希望仍然是完整的。

    但是,這種希望施加到小內心上,就像是一種刺激。

    “買個屁!找不找得到工作都是個問題!”阿內沒好氣地回答道。

    一提到工作,他立馬想到了在學校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的經歷。

    那時,他覺得自己就像個小丑。

    還傻傻地穿得西裝革履,說話一絲不苟、禮讓謙和,可偏偏不如那些談笑風生的同學。

    社會對他的拋棄,使得他也變得對社會拒之千里。

    這種抗拒與他所經歷的挫折的次數和程度無關。

    但人們往往以挫折的次數和程度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受到傷害。

    最重要的,是他的信念。

    如果他一直信奉善良與謙和是做人的根本。

    只需少數幾次要害的打擊,就能將他的精神支柱擊倒。

    “怎麼會呢?你還沒有試過,怎麼知道找不到好工作呢?你是大學生,比別人要有文化,有優勢……”

    媽媽還是認真地勸慰他。

    在她心中,只要有文化,人品好,就能找到好工作。

    阿內真想告訴她:現在社會變化太快了!

    人們都傾向於喜歡強勢的人。

    越是禮讓謙和,別人越是不把你放在心上。

    愛情如此,工作亦是如此。

    “沒用的。別人根本不看這些。他們只看你有沒有經驗,會不會說話……”阿內沮喪而慍怒地說。

    一個人可以承受許多打擊和挫折,因爲這些挫折往往是針對於他們的不良習慣或偶然行爲。

    但無法承受人格的否定。

    阿內的人格就是柔和的,而非強勢和霸氣的。

    這一點無法習得。

    是與生俱來的。

    當女孩和老闆大多排斥他這種人格,他就只能絕望。

    “經驗要工作纔能有啊,你跟那些老闆說,要他們先給你機會,纔能有工作經驗呀。”

    媽媽溫和地安慰他道。

    在她看來,那些老闆就像家裏的左鄰右里,能夠通情達理。

    只有阿內才知道,外面的社會很殘酷,或者說很現實。

    他們不會因爲阿內沒有工作,沒有生活保障而同情他。

    “我跟他們說過了!沒用的!”阿內依舊是一臉的慍怒。

    那時候,他的確和麪試官說過這樣的“邏輯”。

    但絲毫沒有打動他們。

    他有時候儘量表現出:他是多麼需要這份工作,也是多麼忠於一份工作。

    希望他們能夠爲他的誠意而感動。

    但是,和愛情一樣,老闆卻往往偏愛那些對他們帶點藐視的求職者。

    這對他們來說,或許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不要氣餒,阿仔,你還沒有試過,怎麼會知道找不到工作呢?你去試一下,也許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難。”

    媽媽仍是滿懷憧憬地安慰他道。

    “你根本不知道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阿內說着,竟無語凝噎。

    眼淚奪眶而出。

    但他依然倔強地噙着淚水。

    “唉~~”媽媽終於卸下堅強的外表,緊緊抱着阿內的書包蹲了下來。

    不用多問,看到阿內的淚水,她已知道孩子在外面所受的傷害一定非比尋常。

    她似乎感覺自己的安慰已經蒼白無力,只能獨自神傷。

    懷抱着書包,就像是懷抱着兒時的小內。

    無意識的動作,仍然在流露着她的母愛。

    只有在孩子受到巨大傷害時,她纔會用母親最偉大的懷抱來給他溫存與安全。

    阿內最怕的就是失落。

    所以,他寧可先行自絕希望,給母親也斷絕希望;也不願在落魄時感受那種巨大的落差。

    所以,他寧願先給母親傷害,也不願讓她失望到心死。

    那種感覺實在太痛苦了!

    他曾經深切體會過。

    曾經懷着無盡的美好憧憬來追求愛情與事業。

    結果卻遇到全盤打擊。

    但是,真正看到媽媽傷心,他又於心不忍了。

    媽媽也是多愁善感的。

    她所受到的傷害,大多是內耗。

    而內耗往往又是一種無奈。

    有什麼比無奈與無助更讓人傷神呢?

    小內不敢再和媽媽呆在一起。

    那種無奈傷別的感覺會讓他勉強癒合的心靈再度破碎。

    他接過媽媽懷中還帶着體溫的書包,頭也不回地登上了通往縣城的汽車。

    儘管這種離別的方式讓他感覺是一種“罪惡”。

    但是,他相信他已承受了大多的失落,留給媽媽的,只是一種心理準備。

    臨別的時候,媽媽黯然的眼神中仍然是懷有希望與愛意的。

    這是媽媽對小內的遙祝。

    不管孩子走到哪裏,這種母愛的流露是永遠不會中斷的。

    別了,家鄉,別了,母親。

    迎接小內的,將是浩渺的未來之路。(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