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默默升級,防禦疊滿十億點 >第二十一章 沉默的倉管員
    阿內漸漸變得不習慣寧靜。

    他也無法忍受寧靜。

    因爲內心的理想就如快鞭一般驅使他——他必須離開這裏,尋找理想的歸宿。

    這種良心的譴責已經超越了他的惰性。

    他終於鼓起勇氣,向保安公司遞交了辭呈。

    一個月後,他終於走出了守衛森嚴的工廠大門。

    重新踏上了漫漫求職路。

    他幾乎已消磨得沒有要求。

    只要不再是份專挑他弱項的工作,與專業稍微沾點邊,他都願意做。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他不明白:爲何尋找一份幾乎沒有多少智力的工作,都會如此困難。

    要求太低,別人懷疑你的能力。

    要求高一點,又說你沒有經驗。

    這或者就是大學畢業生的兩難之地。

    歸根到底,這就是一個主動與被動的問題。

    用人單位擁有足夠的財富,他就有主動選人的權利。

    這種選人機制有時完全出自老闆的主觀意願。

    因爲他足夠有錢,說得難聽點,即便不開公司,他也有足夠的財富供他享用。

    但是,打工仔就不同。

    他的生存權利幾乎被掌控在用人單位手中。

    如果找不到工作,直接面臨的就是果不食腹和顛婆流離。

    這就是現實。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什麼叫有能力?什麼叫沒能力?

    決定權掌握在老闆手中。

    他們可以只開出1000元的工資,而提出條文般冗長地要求。

    這也是爲何阿內討厭大城市的原因。

    有錢的老闆,開着邁馬赫,進出咖啡廳、高爾夫球場。

    而沒錢的打工仔,尤其是他這種連精神世界都瀕臨崩塌的可憐人。

    再加上物質的匱乏。

    痛苦與絕望已無以復加。

    但是,內心深處那種與生俱來的尊嚴,卻並沒消磨殆盡。

    他想抗爭。

    爲生存權利而抗爭。

    他不甘自己的生存權利就這樣無力地交給別人。

    但是,當回家務農遇上高學歷,總是一對不可調和地矛盾。

    阿內不知道投了多少份簡歷,甚至連路邊超市的招聘公告也沒有錯過。

    終於,他接到了一個叫他去面試的電話通知。

    那是一個經銷工藝品的私人小公司。

    正在招聘倉庫管理員。

    阿內面試的正是這份工作。

    在東莞的時候,他也曾找到這類工作。

    但因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做倉管”產生了質疑,而忽視了“大學生也要喫飯”,阿內沒能應聘上。

    這一次,這傢俬企終於沒有了狐疑的目光。

    但即便是一名倉管,也經歷了一波三折的考覈。

    最終,阿內終於如願通過了。

    月薪1200。

    每天的工作就是:進貨拆包檢驗,入庫進帳;發貨時,配貨、打包裝車。

    他已經漸漸習慣這種機械式的工作。

    不用多想,不用言不由衷,而且還能記一下帳,總算與本專業搭了一點關係。

    不會再有過多地、那種“背叛”的感覺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機械簡單的倉管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意外地麻煩。

    阿軍是他的同事,算是老員工,也說得上是他的半個上司。

    每當阿內沉默地工作時。

    阿軍總要忍不住說他幾句。

    “阿內,你那個包不應該那樣打,多費時!”

    “阿內,上貨不是這樣上的,太沒效率了!”

    每一次,阿內都是言聽計從,他說什麼就照做。

    但是,仍舊引來了他的不滿。

    “阿內,做事要多動一下腦,不是光靠體力的。”

    阿內無奈地迴應了他。

    但是,當他聽到太多這樣的挑剔之話,再也無法忍受了。

    “不就是收貨發貨嗎?哪有那麼多心思!?”

    “那你就不對了!收貨和發貨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你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阿軍正兒八經地說。

    可他又沒能說出到底不簡單在哪。

    這種“故弄玄虛”的腔調,阿內聽得太多了。

    每當他做完一件覺得還滿意的事,總有這樣的“弦外之音”。

    他也曾因此質疑過自己的能力,是否太高估自己了?

    但是,當他看到阿軍和另一個同事龍師傅閒聊的時候。

    終於明白了。

    龍師傅做的事並不比阿內多,甚至要少得多。

    但是,他卻從未被阿軍挑剔過。

    因爲他是個健談的人。

    總能和阿軍談笑風聲。

    阿內似乎明白:阿軍所說的“不是那麼簡單”的原因。

    那就是——言語可以替代一部分體力工作。

    因爲人的無聊和空虛,所以總要從外界尋找樂趣,或者轉嫁痛苦。

    所以,一個外向的人,看一個沉默和內向的人,總是不順眼的。不管那個內向的人做了什麼、付出了什麼。

    這或許就是俗話所說的“多事”。

    但阿內是個不善言辭的人。

    或者說在沒有遇到知音之前,至少是這樣的。

    言不由衷的話,會讓他覺得很累。

    他寧願保持沉默,也只能保持沉默。

    否則,本來就消耗體力的工作,再加上搜腸刮肚的交談,會讓他覺得更累。

    但是,這或許就是社會的“生存法則”。

    他似乎是觸犯了這樣的“生存法則”。

    一個月後,公司主管人事的胡總找他談話。

    “阿內,首先肯定你還算一個聽話的人。公司有什麼事,你還是調得動的。但是,我們公司是一個快節奏的公司。你可能在節奏方面,慢了一拍。所以,還是請你另謀高就吧。”

    胡總的話很委婉。

    但在阿內看來,卻帶着一絲傲慢。

    就在一個月前,倉庫的一位新同事,因爲對倉庫的管理方式有異議,與龍師傅發生了言語衝突,向他提出了辭呈,他還在極力挽留。

    在胡總看來,那些言語鑿鑿,說話鏗鏘有力、有氣魄的人,纔是有能力的人。不管他說的內容是什麼。

    而不是他這種溫和、沉默的人。

    人們常常批評一些人內向陰暗,並認爲他們的陰暗完全來源於自己。

    其實是自己有意無意地“多事”,把負面因素轉嫁給那些弱勢的、過份善良的人。

    溝通和交流的過份渲染,實際是一種“焦慮”,一種害怕“沉默”的焦慮。(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