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章懷太子傳 >三百四十章 隱祕
    皇帝咄咄逼人,擺足了興師問罪的架子,李元嘉現在的心肝脾肺腎,嚇的都擠在一起了。雖然李賢也是他孫子,可他畢竟不是人家親爺爺啊!

    叔公在皇帝眼中就是個屁,他連自己親孃都圈禁了,還在乎他這個高祖之子?扯淡,這小子的手黑着呢,比他祖父在玄武門上位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瞞不住了,瞞不住了!父皇,二哥,嘉對不住你們啦!”

    李元嘉的母親-宇文昭儀,出身宇文氏,是高祖的寵妃。愛屋及烏,高祖對他也格外看重。高祖在位的時候,李淳風入宮爲他看相,說他龍璋鳳頸,貴不可言,前途不可限量。

    其實這話分怎麼聽,皇帝的兒子,當然是龍鳳子孫,前途光明瞭,這還用他說。他跟李承乾是同一年出生的,再怎麼貴不可言,也不可能超過建成和太宗。

    那臭雜毛擺明了就是坑他,想着說點好聽的,混點香火錢,順便替道門漲漲聲勢而已。

    而高祖皇帝之所以在武德末、貞觀初,讓還是少年郎的韓王參與其中,完全是爲了保全他的性命。知子莫若父,高祖太瞭解太宗了。

    聲淚並茂的李元嘉這邊正煽情呢,該死的李衝卻落井下石的提醒他,趕緊撈乾的說,陛下的耐心要是沒有,問話的地方就得換到百騎司了。

    你大爺的,還換到百騎司大牢,那本王這把老骨頭還能回來嗎?

    而且,誰說皇帝體恤宗室的,那是對他們家-太宗一脈,好不好!李元嘉現在就懷疑,皇帝恩旨年老宗室可在京休養,就是爲了光明正大把他按在長安。

    “你,你急什麼啊,我不得一點點說麼?”

    埋怨了李衝一句,李元嘉反而問了李賢一個問題。一個關隴世家的財力究竟有多少,能養活多少軍隊?

    這個問題倒是把李賢問住了!世家之所以爲人所重,是因爲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藉助世卿世祿的好處,在官場上佔據了主導的地位。

    財力雄厚是一定的,可要說養活日耗萬金的軍隊,那還真得掂量掂量。李賢是行伍出身,軍隊的開銷是怎麼樣的,他心裏清楚的很。

    高祖、太宗以七年時間,鯨吞天下,除了他們本事的雄才大略外,那便有雄厚的財力支持。爲衆所周知的,便是關隴世家的鼎力支持,及武士彠等人的慷慨相助。

    其實,並不盡然!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李氏拿不出傲人的實力,人家憑什麼又出錢、又出力幫助李氏呢?難道靠着幾句童謠,或者什麼天命之類的鬼話,忽悠人家掏錢?

    要知道,在那個羣雄割據的時代,比李氏更有“投資”價值的英雄豪傑可不少!

    所以,李氏在起事之前,不值暗中蓄養兵士,招攬豪傑,更是積攢更多的錢糧。於是,足智多謀的劉文靜,便提出了仿照曹操,密設盜墓軍隊。

    晉陽之地,有漢室-劉參之後的諸侯王、五胡十六國,前趙匈奴族皇帝劉曜的兒子劉闡,後趙羯胡族皇帝石虎的兒子石斌,冉魏漢族皇帝冉閔的兒子冉胤。

    前燕鮮卑族皇帝慕容皝的兒子慕容恪、孫子慕容楷、弟弟慕容評,胡夏匈奴族皇帝赫連勃勃的族裔宿石等先後獲封或承襲太原王。他們及麾下重臣們的墳墓,都成了劉文靜行動的目標。

    “偷墳掘墓,喪盡天良啊!劉文靜真毒士也,爲達目的不擇手段。”

    “幹盡了這種有損陰德之事,難怪,難怪要絕子絕孫,滿門罹難了。”

    這就難怪了,李唐向來厚待功臣,高祖、太宗對開國功臣們的寬宥、封賞,甚至一度超過了宗室子弟。

    可在對待劉文靜一事上,高祖、太宗、建成,建國之初的三位當權者,竟然選擇了漠視裴寂所爲,實在是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現在明白了,高祖他們爲什麼漠視劉文靜被弄死,就是爲了殺人滅口,誰也不願意過往的腌臢事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當然了,作爲李氏的子孫,李賢沒有資格評論高祖、太宗在謀劃大業之時,而採用的非常手段。

    仁義禮智信,忠孝惠勇忍,這些都只是手段,爲達目的便只有不擇手段。對帝王而言,能贏就是一切,政治只有勝負,沒有對錯可言。

    “其實,高祖從來沒信過劉文靜。山一樣多的就金銀財寶堆在面前,誰能不動心?”

    “所以,高祖必須要找一個他能放心,又能挾制劉文靜的人。那便是五哥-李智雲。”

    別看李智雲年紀小,卻善於射箭,工於書法棋弈,是難得的少年英才。與劉文靜合作的也很不錯,爲李氏的確籌措了不少的軍餉。

    可在這期間,他們卻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祕密-九鼎的線索。衆所周知,在中原人眼中,象徵正統的東西只有兩樣-大禹九鼎和傳國玉璽。

    有了大禹九鼎,就相當於掌握了王道正氣。李氏要取天下,要號令羣雄,一統天下的阻力也能降到最低,所以高祖對此特別的重視,對萬氏也就更寵愛了。

    “五哥明着是隨隱太子去河東居住,迷惑前隋的。可實際卻是去搜尋九鼎的下落。”

    “可惜啊!五哥因爲要探穴,沒能趕上隱太子的隊伍,最後被陰世師所殺。”

    .......,大唐建國後,高祖、太宗一邊忙着與羣雄作戰,一邊派遣李大師、李延壽父子,繼續調查九鼎。畢竟,這白板皇帝,實在不像話。

    至於說,爲什麼太宗得到傳國玉璽後,依然不肯放過九鼎,那是受玄武門之變,得位不正帶來的影響,太宗需要九鼎來證明自己纔是真命天子。

    而大安宮頻發的“吊腳子”則是一股同樣盯上九鼎的神祕勢力之人。可自從李氏發現了九鼎的祕密,便與他們如影隨形,甚至連皇宮都免不了被他們滲透。

    李元嘉的任務,除了替高祖、太宗整理李大師父子發來的文書,及在浩瀚的書海尋找九鼎的下落;便是處理滲透者。想來想去,還是沿用了在大安宮盛傳的鬼神作祟,以吊腳子的方式,幹掉這些奸細。

    貞觀六年,李元嘉出任潞州刺史,其實是爲了配合李延壽暗中行動,而這一干就一直持續到永徽初年,雖然竭盡全力,但卻依然是大海撈針。

    先帝與高祖、太宗不同,長孫無忌他們都認爲他仁弱,可李元嘉卻在他身上看到一股超越祖宗的勇氣,他竟然罷黜了搜尋九鼎之事。

    李元嘉的意思很明白,先帝仁慈,並沒有卸磨殺驢,還是給人留了活路的。李延壽死後,他們手中負責幹這種活計的人也就跟着散了。而作爲此事的執行者,李元嘉也在先帝面前起過誓,再毋重提。

    “先帝的氣魄,老臣欽佩不已。陛下與他年輕時很像,骨子裏永遠都不服輸。”

    “靖難之後,老臣聽說周王顯便是吊腳子這種死法,老臣就知道陛下總有一天會找來的。”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故人也多以凋零,存世者怕十不存一。可究竟他原來的那些部下作惡,還那股神祕勢力又出來作祟,那便不得而知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