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世界最強國 >第121章 戰爭空隙
    這一次暴動事件,士兵們並沒有動用武力,所以沒有人員傷亡,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對於組織者,李興國決定重罰,調查結果出來後,臨時軍事法庭對所有策劃者判處了槍決,所有計劃執行者判處了15年的監禁。

    至於那些從衆的士兵,則全部從軍隊開除,並且在人事檔案上留有重大處分記錄。這個處置看似好像不嚴重,但對於這些士兵來說算是要了半條命,他們之所以當兵,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爲家裏沒有地,沒有文化的他們想活下去只能是給北洋政府當兵。

    現在把他們從軍隊開除,就等於是斷了他們的生路,所以當這個處罰下來後,這些士兵求爹告奶奶,想要留下來,腸子都悔青了。

    社會各界也有聲音說,這個處罰是不是對這些士兵太重,雖然這些士兵以往在當地作威作福的,平日裏有些匪氣,但還沒有對老百姓要打要殺的程度,老百姓對他們還是有一些包容的,畢竟都是本地子弟兵,而且現在也“改邪歸正”加入衛國軍了嘛。

    也有人說,這多達一萬人的士兵,突然失去生存之法,極有可能落草爲寇,成爲地方土匪,到時候對社會的危害更大。

    不管其他人怎麼說,李興國沒有手軟,這一次必須殺一儆百,否則後面投降的士兵越來越多,想管都管不住,而對於這一萬士兵今後的去向,李興國也不擔心,土改政策會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回到老家種地。

    這件事情之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華黨對這些士兵掌控力。

    其他士兵在見到暴動士兵的下場後,給他們起到了警醒的作用,他們剛加入衛國軍不久,衛國軍的待遇可以說是讓他們剛嚐到了一點甜頭,如果此時被開除出軍隊,那比殺了他們還難受。所以他們現在對中華黨的安排是一百個順從,說什麼就幹什麼。

    老話說恩威並立,光有威信還不行,必須要有恩於他們,纔可以把所有人團結在一起。

    土改政策就是最大的“恩”,此時的中國社會還是以農業爲主,土地對於老百姓來說那就是最大的財富。

    當土改政策在兩個省開始落地執行後,百姓無不感恩戴德,以前只聽過中華黨好,具體好在哪裏他們也不清楚,他們一輩子都沒離開過腳下的三畝地,最大的信息來源就是住在村門口那家人,在大城書裏打工的狗娃子,每次從城裏回來給他們帶回一些外界的消息,而且這些消息還不一定準確,因爲很大一部分也是北洋政府公開發布的消息,他們對北洋政府已經沒有多少信任度了。

    所以當土改政策落實下來的時候,老百姓內心才真正有了底,原來之前的宣傳都是真的,所以他們現在天天高喊擁護中華黨,擁護李總首。

    至於前面那一萬人的處置,現在大家沒有任何理由挑刺了,李總首說啥就是啥,甚至不少人開始轉變說詞,“從軍隊開除,開除的好啊!對於這些不服從組織紀律的士兵就應該開除,我看開除還輕了,就應該抓起來關幾年”。

    也有很多鄉紳土豪不願意接受改革,因爲損失的是他們的利益,對這些人就只能強制執行。

    剛好,強制執行改革政策的人選,就讓這些剛改編的湘鄂軍區的部隊來執行。

    這樣一來,既可以加強軍官在士兵們中的權威性,也可以打破士兵和軍官之間的隔閡,讓士兵更加信任中華黨。

    湘鄂軍區的士兵在家裏分到土地之後,對自己衛國軍的身份則更加認可了。

    後面得知竟然有一些不長眼的人膽敢阻攔改革進程,士兵們參與強制改革的行動便十分積極,上級領導一下令,他們立馬就火急火燎從軍營往各處農村跑,好似跑慢了生怕領導反悔一樣。

    和在北洋政府當兵的日子相比,曾經漫不經心,得過且過的他們,現如今充分展示了不怕喫苦不怕累的精神,對於推倒那些反革命分子,他們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

    在這個過程中,從衛國軍老部隊調過來的基層軍官很快就在他們中間樹立了威信,畢竟這算是共“患難”了,在他們眼中,軍官是爲了他們這些些士兵的利益,和他們站在了一起,是他們一起推翻了反革命。

    通過土地改革,很快這些基層老百姓的利益就和西南政府綁定在了一起,現在是李興國指哪兒,他們就打哪兒!

    有了民衆基礎,後面的事情就好辦的多,西南政府接手了兩省原本的產業,比如大名頂頂的漢陽兵工廠,有工業基礎,改制就好辦,不需要從零開始,李興國直接從安順軍工廠調撥了一部分人來管理漢陽兵工廠。

    只需要對生產線稍作改動,就可以直接生產衛國軍裝備的zh18制式步槍,以及一系列彈藥。

    相比這些產業,李興國更看重的是那些熟練的技術工人,西南政府最缺的就是這樣的工人,突然多了一大批的熟練工人,李興國就可以把相關的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現在他們又有了四川這個鐵礦大省,鋼鐵什麼的短時間內根本就不缺,鉚勁兒造就行了。

    這幾個省的工業化建設纔剛剛開始,有一大片空白市場等着人們去開發,有西南作爲底子,未來他們的發展將會十分迅速。

    9月份的時候,海軍和船舶研究院已經確立好了軍艦的生產需求,設計圖紙已經完成,其中自然少不了李興國的助力,一些關鍵性的技術攻破的十分順利,現在就等着李興國簽字確認進入生產。

    這幾場戰爭,幸運的是進展神速,並且沒有遭受重大損失,包含撫卹金,收編新軍的費用在內,衛國軍總共花了3億元,初期籌得了7億,還剩下3億,短時間內,軍費是充足的。

    而海軍建造軍艦的成本當初是已經剔除在外,算在了財政撥款裏面,也就是說不用額外再動用別的地方的錢。

    軍事上又沒有壓力,於是李興國大筆一揮,同意了建造軍艦的方案。

    海軍計劃是同時建造3艘艦艇,其中一首潛艇,一艘驅逐艦,一艘巡洋艦。

    潛艇排水量1200噸,驅逐艦排水量900噸,巡洋艦排水量9000噸。

    潛艇和驅逐艦的造價並不高,總共也才300萬,而巡洋艦的價格就要高許多,達到了1400萬。

    此時北洋政府的軍艦平均噸位只不過一百多噸,使用的全是前清政府遺留下來的老舊艦艇,而西南政府海軍計劃建造的三艘艦艇從噸位和技術上已經略微超過了一戰時各國主力艦艇的水平。

    只不過在李興國的主導下,在設計這三艘艦艇時,突出了更先進的的作戰理念。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