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世界最強國 >第122章 局勢
    北洋政府目前的主力艦艇是東北海軍的6艘巡洋艦,都是從英德兩國訂購的,其排水量不過400噸,最大口徑的艦炮也不過200毫米。其餘還有幾十艘不過百餘噸的炮艦,以及幾十噸的魚雷艇。

    然後是在長江流域擁有十幾艘百餘噸的炮艦,這些炮艦基本掌控在孫傳芳手中。

    李興國看着手裏的情報,上面顯示,衛國軍佔領湘鄂兩省後,北洋政府其內部有人提出過用軍艦從海路進攻廣西和廣東。

    但這個方案很快就被否決了,其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就是如果他們想從海路進攻,必將面對國民黨的軍艦,此時廣東海軍也還是有十幾艘炮艦的,雖說都是破爛,但是也能讓他們蛻層皮,最關鍵的是,福建海軍和國民黨若即若離,薩鎮冰的態度模棱兩可,這時候孫傳芳手裏的海軍力量極爲不可靠,能否配合東北海軍行動都還兩說。

    其次,他們從海上進攻廣西和廣東的戰略意義不大,他們那些破舊軍艦,就算是全部出動,頂天了運個一兩萬人登陸,這個數量的軍隊,對西南政府或是國民黨政府威懾力幾乎等於沒有。

    最後就是如果他們要開動這幾十艘艦艇,耗資巨大,北洋政府現在的情況是,連陸軍的軍費都是東拼西湊的,哪裏有餘資用在海軍上面。

    這份情報還是相當準確的,在原本歷史上,日本入侵中國後,弱小的海軍根本無力在海上禦敵,只能用自沉船艦以求堵塞航道來延緩日軍的進攻,那一刻是中國海軍歷史上的至暗時刻。

    當初張學良在灕江對李興國豪言自己有上百戰艦,不過是靠聲音大來壯自己聲勢罷了。

    在情報中還有顯示,目前國民黨正在積極接觸孫傳芳手裏的海軍將領,東南五省聯盟的海軍將領已經有一些不太聽令於孫傳芳了,他們的海軍之中,又以薩鎮冰爲首,多數人都在觀望薩鎮冰的態度。

    李興國瞭解薩鎮冰,後者肯定不會站隊,因爲他是十分抗拒內戰的,瞭解歷史可以知道,薩鎮冰這位將領在對外作戰是非常積極且英勇的,並不是一個圓滑的投機份子。

    所以,李興國並不擔心國民黨把東南五省聯盟的海軍掌控後,對着西南開炮。

    薩鎮冰之所以如此,其目的恐怕也是爲了給中國海軍留些家底吧,不願意把僅存的海上力量斷送在自己人手裏。

    在海面上,西南政府暫時是安全的,當前的國內戰爭還是以陸地作戰爲核心。

    而在地面上,除了有正面的戰鬥,還有許多是戰爭之外的事情,比如西方國家在湖北漢口公共租界的問題。

    自西南政府入主湖北以後,李興國就拒不承認相關的租界條約,並要求所有國家軍事人員退出境內,同時把租界歸還給中國。

    這就引起了英,法,德,日,俄這幾個國家的強烈不滿。

    以英法爲首的國家,同時對西南政府發起了外交攻勢。

    但不管這些國家如何跳腳,李興國是一步也沒有退讓,作爲近代歷史的愛好者,李興國很清晰的記得,差不多也是這個時間段,在漢口近20萬羣衆的“反英大會”,成功從英國手裏要回了英租界。

    這一次雖然歷史有所改變,但這種大事件肯定不會那麼容易改變,於是李興國如法炮製了“反帝國大會”,通過宣傳部在民衆之間進行反帝宣傳,把幾乎所有民衆的情緒都調動了起來。

    反帝國大會的理由就是西方國家干涉中國獨立,給軍閥提供武器。

    這一次的反帝國大會規模遠比原本歷史更加龐大,以中華黨的現在的號召力,只要在治下的地區,所有民衆全部團結了起來,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

    民衆不光是包圍了整個漢口租界,在貴州,雲南,廣西,四川等省份,當地的民衆舉行了盛大的示威遊行,同時還在西方國家的駐西南辦事處門口高喊口號,如果不是有衛國軍維持秩序,恐怕民衆會直接衝進去進行破壞。

    面對中華黨故意挑起的民衆情緒,英法爲首的西方國家總首有鬆口的意思,他們之所以願意放棄,其根本原因是在於漢口於他們而言並不是特別重要,英法的殖民地遍佈全球,就中國而言,上海等地纔是他們的利益集中地,而日俄他們的重心則放在東北,至於德國,他們現在對華幾乎沒有過多話語權,再加上最近幾年他們通過和西南的交易讓經濟緩和了不少,更沒必要直接和中華黨爲了這個事起衝突。

    於是中華黨順利把漢口租界收回,這使得前者在湖北民衆心中的地位更甚之前,這一次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外交上的勝利,舉國沸騰!這一次收回漢口租界所代表的含義,遠比實際帶來的利益要大得多。

    此時的巴黎內閣議政大廳,煙霧繚繞,數十位紳士愁眉苦臉,失去漢口租界並不重要,他們擔憂的是未來一旦中華黨成爲中華大地的掌舵人,世界局勢恐怕會發生鉅變。

    不管西方世界如何憂愁,現在已經到了9月底,衛國軍休整的也差不多了,機場都修到了湖北邊界,多條補給線已經打通,雖然從後方到湖北的路還有些爛,但好歹算是建立起了通道,已經足以支撐衛國軍繼續北上

    此時吳佩孚已經逃到了鄭州,他向張作霖和孫傳芳發過求援的電報,但雙方都表示現在自身都難保了,實在沒有多餘兵力來幫助他。

    張作霖和孫傳芳已經預感到局勢不妙,他們沒想到衛國軍如此兇猛,短短兩個月時間直接喫掉了吳佩孚30萬大軍,現在衛國軍可以一路北上長驅直入,從他們後方發起進攻,他們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覆滅在即。

    軍事上的失敗,導致他們現在急需從政治上找到出口。

    張作霖率先給李興國發來電報,言辭誠懇,表示說擁護中華黨綱領,願意和中華黨共同組建新政府,擁戴李興國爲大總統

    這樣的電報,張作霖同樣給老蔣也發去了一封,表示擁護三民主義,擁戴老蔣當大總統。

    李興國微微一笑,這一次,這位張大帥可是罕見的服軟了,不過他似乎並沒有明白中華黨綱領的核心價值觀,中華黨的改革和腐朽的老制度有着本質上的鴻溝,是不可調和的,並不是像張作霖在電文中說的那樣簡單。

    雖然老蔣卻對張作霖的提議有些心動,但考慮到最後還是沒有辦法接受這種方式。

    在老蔣看來,真正棘手的敵人不是北洋政府,而是西南政府,但他們也同樣無法和北洋政府妥協。

    要知道,他們北伐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很大的程度是得益於推倒北洋政府的口號,如果放棄這份政治立場,則意味着人心離喪,那些支持國民黨的世家門閥之所以出錢又出力,爲的就是獲取政治地位,如果北洋政府不把位置讓出來,他們又怎麼上去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