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要做門閥 >第九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治(2)
    居延塞內,李廣利已經很久沒有走出房門了。

    這位大漢帝方當前將銜最高的貳師將軍,如今,神色肅穆,神情緊張。

    掛在房中牆壁上的堪輿,已經被他翻來覆去的看了無數次了。

    “馬上就是六月了”李廣利掰着手指頭,算了起來:“距離八月,還有兩個月”

    河西、河朔、河湟以及漢在居延、輪臺一帶的屯田,主要是以粟麥爲主。

    今年,河西和居延、輪臺地區,風調雨順,粟麥長勢良好

    四月的粟麥畝產因此相較往年,大大增加

    河西四郡、居延、輪臺等地的宿麥產量,接近畝產兩石的創紀錄水平。

    可惜,關中新興的磨坊機械與麥粉製品,纔剛剛傳播到河西。

    只有各郡的太守、郡尉衙門,才擁有少數可以製造和維護這些器械的工匠。

    推廣工作,任重而道遠。

    所以,這些新麥的絕大多數,依舊只能和往年一般,作爲飼料使用,而不能充爲軍糧。

    而可以充作軍糧的粟米,起碼還有兩個月才能進入收穫期。

    故而,李廣利知道,在這兩個月內,他的大軍,都不可能獲得外線機動能力。

    除非長安方面,可以在兩個月內,爲他調集起碼一百萬石粟米或者五十萬石以上的麥粉。

    否則,缺糧的問題,就會使得他的軍隊,無法在居延以西、石羊河以北、輪臺以南的地區進行一萬以上規模的軍事行動。

    而即使兩個月,粟米收穫,他的兵團其實也很難在外線開展三萬以上規模的軍事行動。

    而且,攻擊範圍,基本都被限制在邊牆附近一千里。

    超過這個距離,損耗就會大到河西地區負擔不起

    這也是長久以來困擾漢軍的老大難

    河西地方土地不如中國膏腴之地,地方上水利設施也是相當落後,加之移民數量一直增加不起來。

    若無大司農轉輸糧草和物資,漢軍根本無法在此地維持大兵團存在

    故而,每次策劃大戰,李廣利都需要回京,與長安九卿商議,與天子、朝臣討價還價,才能拿到足夠的糧食物資以及戰馬。

    一次大戰,從謀劃到實施,光是爲了糧食、馬匹,就可能需要花費一整年的時間來籌措、儲備。

    這就使得,常常漢軍開始備戰沒多久,匈奴人也同樣得到了風聲,進入了備戰狀態。

    等到漢軍出塞時,匈奴主力也已經集結完畢,並部署完成。

    從天山會戰到餘吾水會戰,李廣利每一次都功敗垂成,與匈奴方面提前獲知了情報,做了完整部署有關。

    想到這裏,李廣利就不由得羨慕起那位已經打穿了整個弓盧水,並再次禪姑衍封狼居胥山的晚輩侍中

    “多好的機會啊”李廣利暗歎了一聲。

    匈奴主力不在,本來應該作爲其防禦中堅的精銳兵團,又貿然南侵,然後全軍覆沒在漠南。

    於是,整個弓盧水瞬間變成了不設防的地區。

    這使得漢軍騎兵可以長驅直入,而且,面對的挑戰和阻力立刻下降了無數個等級。

    在李廣利看來,若他可以有這樣的機會,早就滅亡匈奴,踏破燕然山了

    可惜

    他始終都不得不面對匈奴的主力兵團,而且是早已經完成了作戰部署,進行了動員和堅壁清野的匈奴主力。

    大軍的每一粒糧食,每一根箭矢,幾乎都需要從後方的河套、隴西、北地甚至是太原、關中、敖倉轉運而來。

    有的糧食甚至在運到居延前,就已經只剩下了不足出發前數量的十分之一

    想到這裏,李廣利就不禁有些心浮氣躁。

    內心之中,對於自己這些年來受到的待遇和抨擊,更是憤憤不平。

    有種想要回長安,將那幾個一直嘰嘰歪歪的傢伙,帶到居延來,讓他們睜開眼睛看看居延的漢軍將士們和屯田的移民們,是何等艱辛,何等辛苦,又是何等勤奮的工作、訓練和巡邏。

    這時,門忽然被推開。

    一個穿着甲冑的年輕將官走了進來,恭身拜道:“父親大人,令居方面剛剛遣使來報:西海諸羌,近來異動頻繁,有月氏貴人報告稱:西羌豪種之中,所謂的先零羌、牢姐羌等七大種,近來似乎頻頻串聯,可能會舉行解仇儀式”

    李廣利聞言,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面色無比紅潤

    對於羌人,李廣利算的上是專家了。

    事實上,在伐大宛之前,他就曾經率軍在河西清理過那些盤踞在羣山之中,襲擊漢人村寨,偷盜親漢部族牲畜的羌人。

    故而,他對羌人非常瞭解。

    羌,顧名思義,山上的牧羊人。

    其種羣非常繁多,而且,存在的時間也是相當的長久。

    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存在於各種故事與傳說中。

    漫長的歲月裏,羌人各種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仇恨不斷累積。

    就如現在羌人中,體量最大的先零羌、牢姐羌、封養羌來說。

    在正常情況下,任意三個分屬這三種的羌人不分男女老弱,只要碰到,那最起碼也是一場鬥毆。

    而在通常情況下,鬥毆的敗者,只要受傷,若是男人,就一定會被勝方殺死

    只有女人,可以活命,並被帶回山寨。

    這是羌人的習性,也是他們的傳統,更是現實的需要

    李廣利就曾經問過一些熟羌首領,問他們爲何生羌各部會如此對待他們的對手

    答案,幾乎是驚人的一致爲了活命,爲了生存

    羌人生活在羣山與高原之中,基本都靠牧羊維生。

    而這些地方,資源稀缺、物資稀少,能養活的人口更是有限。

    故而,在這種環境下,自身的努力可能無足輕重。

    減少競爭對手,比起自身辛勤勞作,可能還要更好。

    在這種情況下,羌人變得極度排外。

    哪怕是兩個原本關係很好的羌種,也有可能因爲兩個孩子之間的爭執,而引發大規模的衝突,最終演化爲血仇。

    故而,出門在外,每一個羌人,都會秉持決不能給敵人回去報信的可能的態度。

    他們會盡可能的殺死他們的對手、敵人。

    這不止是減少競爭對手的有效策略,也是減少可能發生的大規模衝突的策略。

    故而,諸羌之間,矛盾重重。

    他們就會草原上的狼羣一樣,各自劃定了各自的地盤。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