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還是窮人

    1窮人到底缺什麼

    一個人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成功。是什麼讓一些人平庸,而讓另一些人優秀

    巴拉昂靠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就迅速躋身法國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病去世。臨終前,他留下遺囑,除了將自己的大部分資產捐獻給醫院外,另有100萬法郎作爲獎金,獎給能揭開貧窮之謎的人。沒多久,法國一家名叫科西嘉人報刊登了巴拉昂的遺囑:我曾經是一個窮人,去世的時候卻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在跨入天堂門之前,我不想把我成爲富人的祕訣帶走。現在這個祕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中,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一個律師和兩個代理人手中。如果誰能回答窮人最缺少的什麼,由於最缺少這個原因而導致貧窮,誰能猜中我的祕訣,將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的我已經無法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爲他的睿智而歡呼,但是誰能從我的保險箱中拿走一百萬法郎,那就是給誰的掌聲。

    遺囑刊登後,無數的信件飛到了報社。對於窮人最缺什麼的問題,報社共收到了48561個答案。絕大多數人認爲,窮人最缺的是錢;另外有一部分人認爲,窮人最缺的是發展和發財的機會;還有人認爲,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爲他們缺少幫助。

    答案千奇百怪,最後,這個祕密被一位小姑娘揭開了。在巴拉昂逝世一週年的時候,那隻保險箱在公證部門的監視下被打開了。在48561封信裏,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祕訣,答案是: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爲富人的企圖心。

    謎底揭開之後,震動法國,並波及英美。一些新貴、富翁在就此話題談論時,均毫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恆的“治窮”的特效藥,是所有奇蹟的萌發點。窮人之所以窮,大多是因爲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也就是缺乏致富的野心。

    企圖心是推動人們奮發向上的一劑良藥。孫子兵法有句話:“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就是沒有夢想的人。如果連夢都沒有,還有什麼

    有了企圖心,就有了目標;有了目標,人就會變得有自信;有了自信,人就會變得積極進取。企圖心會讓你變成自己想變成的人,讓事物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

    企圖心是沒有辦法由別人給予的,只能由內而外地激發出來。生活中大多數人是“想要成功”,只有小部分人是“一定要成功”。很多事情看起來好像很困難,但要有“假如我不能”“我就一定要”的信念,最終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美國西部的農村,一位家境貧寒的15歲少年,在幽暗的燈光下寫了一篇一生的志願:“要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要登上珠穆朗瑪峯、乞力馬扎羅山和麥金利峯;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力山大一世走過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起飛降落;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擁有一項發明專利;給非常的孩子籌集100萬美元捐款”

    他展開自己夢想的翅膀,一口氣列舉了127項宏偉的人生志向。儘管這樣的志向當時在家人和外人看來,有些是滑稽可笑且不切實際的,但是懷有夢想的少年早已經熱血沸騰,他跟隨着心靈強烈的呼喚,開始了將夢想轉爲現實的漫漫征程。44年後,他終於實現了一生的志願中的106個願望。他就是20個世紀著名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

    當有人驚訝地追問他是憑藉怎樣的力量,把那許多註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腳下時。他微笑着回答:“很簡單,我只是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隨後,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來,就只需沿着心靈的召喚前進了。”

    擁有成功的企圖心和強烈的“一定能”的慾望,你纔可能受到成功的召喚。這股力量就像噴涌而出的火山,就像飛流而下的瀑布,它會爲你的生活創造一個孕育動力的巨大落差,時刻提醒你去奮鬥,引導你去追求。同時這股力量時刻激勵你的工作和生活,讓你倍感使命的召喚,哪怕是萬丈深淵,你也要奮然前行。

    “打工皇帝”唐駿,曾經很自信地說過一句話:“在中國,我還沒見過比我心理更健康的人,我出身不貴族,但是我心態很貴族。”唐駿所說的貴族心態,不外乎就是一種企圖心。現在你可以沒有房沒有車,沒有資產,沒有高收入,沒有名牌服飾,在公司做着最基層的工作,但是你不該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應該時刻保持貴族一般的企圖心,相信這些都不能成爲你成功的阻礙。

    世界上沒有低下的人,只有低下的人生;世界上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

    好好先生還是好好小姐

    曾經看過一部喜劇電影,改編自英國喜劇演員、作家丹尼華萊士出版的同名自傳,中文叫好好先生yes n,電影中的主人翁卡爾艾倫由喜劇明星金凱瑞扮演。

    卡爾就像芸芸衆生中的一員,生活、事業和愛情都遇到了瓶頸生活平淡如水,事業無出頭日,愛情失意。他的好朋友使出了渾身解數想把卡爾拉回正常的生活,可是卡爾還是像個隱居者一樣,關門謝客,拒絕一切邀請。因爲他總是以消極的“不,不行”式的態度跟人打交道。

    有一天,直到他參加了一個自助課程纔有所改變。他在導師的壓力下發誓:在一年時間裏都只能說“好的”,而不管對方是誰,要求他做的是什麼事情。因爲說“不”就意味着對他人的拒絕,拒絕他人就是拒絕自己,拒絕自己就是拒絕生命,拒絕生命就等於自殺。

    半信半疑的他開始實踐自己誓言的時候,他的生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他得到了升職機會,贏得了大筆的獎金,得到了一隻人人愛的小狗,獲得了護理學的學位,甚至一次環遊世界的大好機會也落到他頭上。但這些還不是最美妙的,最美妙的是他還與一個美麗的女孩墜入了愛河。

    原來多說“好”竟然能帶來這麼多的好運,也是因爲在“好,好,好”的回答中,卡爾開始漸漸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接納他人、接納他人的請求,爲他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和各種契機。

    雖然只是一部電影,卻來源於現實的原型。儘管有些藝術上的誇張,但是它卻很好地爲我們詮釋了一個道理:當你說“不”,認爲自己“不行”的時候,你不但把世界關在了外面,你也爲自己關上了人生的一扇門。雖然你曾經在這扇門外徘徊,想着裏面的種種可能性,但是門關上了,就永遠不再爲你打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