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要“恆”

    1自動自發

    自動自發就是沒有人要求、勉強你,自覺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工作勤奮、愛崗敬業、對老闆忠誠、對自己有信心。如果企業中人人都能夠自動自發,沒有任何藉口把事情做好,那執行就不用談了。

    2羣策羣力

    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次飛越的實現都得益於一次完美的執行。然而每一次執行都是阻力和動力並存,執行的成敗在於阻力與動力問題的處理。如何完美執行單單地減少阻力是不夠的,還要激發執行的動力。

    作風要“硬”

    1保證完成任務

    梳理現代企業管理100餘年的歷史,對管理貢獻最大的不是企業家,不是商學院,而是軍隊和軍校。爲什麼這麼說呢一方面,現代企業管理從軍隊管理中借鑑、汲取了許多營養;另一方面,現代企業管理中的許多方法與原則都直接取自軍隊。

    在軍事影片中,我們時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當軍人在接受命令時,都會在行一個標準軍禮的同時堅定地說“保證完成任務”聽到這句話總感覺特別爽,總能讓人感覺熱血沸騰,這就是軍人強大執行力的血性魅力所在。

    如今,“執行”這個概念已經成爲所有企業管理者和團隊領導者最熱衷的話題。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無論我們把“執行”的重要性怎麼擡高,都不過分。所有的工作,最後都是以“執行”作爲結束的。執行,永遠是所有企業和團隊都必須面對的最大問題。

    2軍人作風

    曾經有人向柳傳志討教聯想的成功祕籍。柳先生用他一貫的慢條斯理的方式回答:“其實也沒啥,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說到做到。”衆所周知,柳傳志來自軍隊,因此其管理企業的風格,也處處透着軍人作風的氣息。用他自己的話說:“軍隊的執行能力,融化在我的血液中。軍隊只講功勞,不講苦勞。爲了達到預定目標,要把最壞的情況想清楚,這樣纔可能達到總目標。”

    在美國管理學界有個“藍血十傑”的故事。話說1945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由於經營管理不善,企業出現虧損。此時,老亨利福特讓位給孫子亨利福特二世。亨利上任後大膽起用以查爾斯桑頓爲首的10位美軍青年退役軍官。這些退役軍人爲福特公司建立起了科學的管理制度,爲企業管理理論注入了新鮮理念,使福特公司再振雄風。

    這10位退役軍官查爾斯桑頓、羅伯特麥克納瑪拉、法蘭西斯利斯、喬治摩爾、艾荷華藍迪、班米爾斯、阿杰米勒、詹姆斯萊特、查爾斯包士華和威伯安德森,被尊稱爲“藍血十傑”。由於這些人在管理上的傑出建樹,他們先後出了兩任美國國防部長、兩任世界銀行總裁、兩位著名商學院斯坦福商學院院長和八位企業總裁。“藍血十傑”成爲美國現代企業管理之父,他們拯救了衰退的福特事業,開創了全球現代化企業科學管理的先河,推出了美國曆史上最驚人的經濟增長期,這些退役軍人改變了二戰後美國的商業管理理念。

    “藍血十傑”的神奇之處到底在哪裏他們血液中的藍色因子到底是什麼除了他們有別於常人的高智商外,無外乎就剩下一個祕方高效的執行力。軍人出身的背景使他們身上流着軍人特有的特性保證完成任務。有了這個信念,在面對困難時從不畏懼,有敢於執行“死命令”的決心,勇於開拓、奮勇向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3沒有任何藉口

    巴頓將軍在他的戰爭回憶錄我所知道的戰爭中曾寫到這樣一個細節:我要提拔人時,常常把所有的候選人召集到一起,給他們提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夥計們,我要在倉庫後面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我就告訴他們那麼多。

    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上的孔觀察他們。我看到他們把鍬和鎬都放在地上,開始議論我爲什麼要他們挖這麼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深還不夠當火炮掩體。有的說這樣的戰壕太熱或太冷。有的開始抱怨他們不該幹挖戰壕這麼普通的體力勞動。最後,有個夥計對別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後離開這裏吧那個老畜生想用戰壕幹什麼都沒關係。”那個夥計最後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找任何藉口地完成任務的人。

    無論什麼工作,都需要這種不找任何藉口去執行的人。對我們而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不要用任何藉口來爲自己開脫或搪塞,完美的執行是不需要任何藉口的。

    “拒絕藉口”應該成爲所有企業追求完美工作表現的最有力的保障,它強調的是每一位員工都應該對自己的職業行爲準則奉行不渝,沒有任何理由地堅決執行,而不是爲沒有做好工作去尋找任何藉口,哪怕看似合理的藉口。 不以任何藉口爲理由並不是最終的目的,這種要求是爲了讓個人學會適應壓力,培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毅力。它讓每一位員工懂得:工作中是有任何藉口的,失敗是沒有任何藉口的,人生也是沒有任何藉口的。

    “沒有任何藉口”是美國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爲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關於西點軍校的故事大家聽得夠多了,其中有一個故事很有趣:一位將軍晚上八點交給下屬一個任務,把他的白色手套洗乾淨,因爲他明天早上需要用。這位士兵認真洗好後,可是天氣寒冷又沒有烘乾設備,但這是上級的命令必須完成,結果這位“死腦筋”士兵只好拿着手套來回擺動,直到完全風乾。

    文化要“剛”

    1被打破的窗戶玻璃

    196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紐約的那輛車,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加州的那一輛車,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也被偷走了。

    以這項實驗爲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並且把裏面的東西偷走。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衆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章節報錯(免登陸)